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中同步
>
纲要 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9·湖南长郡中学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7)王阳明主张“致知格物”,并将其解释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正之谓也”。这表明他旨在
A
颠覆传统儒学的价值追求
B
维护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
C
强化名教伦理的社会功能
D
倡导发奋读书以明理匡世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根据所学,宋明理学仍是儒学范畴,是儒学成熟的体现,故A项错误;程朱理学主张“格物致知”,王阳明倡导“致知格物”,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正之谓也”,结合所学,“正”在社会的体现即是伦理纲常,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王阳明主张“致良知”,而非通过发奋读书明理,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孙中山先生晚年批评“天赋平等”说,所谓“真平等”只能“人生而平等,即地位平等”,即“民国之民权,惟民国之国民乃能享之,必不能轻授此权于反对民国之人”;同时,出身的平等不能消除人的自然性的不平等,否则就是“假平等”。通过你对上述图文材料的理解,判断以上三个示意图中接近孙中山先生的“真平等”含义的是( )
(2016·湖北荆州一模·10)1938年,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指《南京条约》内容)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对《南京条约》内容中关于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的轻看说明清朝统治者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6)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2018.4·浙江高考·8)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佛(法)兰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佛兰西官办理。遇有佛兰西人与外国人有争执情事,中国官不必过问。”法国据此攫取的特权是
(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7)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2021·山东青岛胶州高三上学期期中·24)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大力推行名为“新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改革恢复了部门领导的管理体制,同时扩大了企业自主权并提倡物质刺激。这些举措( )
(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7)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表1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2021·天津高考·3)845年,唐武宗发布敕书,“汉、魏已(以)来,朝廷大政,必下公卿详议,博求理道,以尽群情”,此后事关礼法,“令本司申尚书都省,下礼官参议”。这表明唐武宗
表1所示为我国1993年宪法修正案的主要内容。据此判断,1993年宪法修正案( )
(2008·海南单科·15)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热门试题
1.
(2019·河北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30)由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确定了“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方针,提出了国家建设所需要的57项重要科学技术任务和616个中心问题,提出了各门学科的发展方向。这反映了党中央和国务院
2.
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用一生耕耘造福世人,其成果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有重要贡献。他是( )
3.
(2021·湖南六校高三4月联考·4)下表为唐代某一时期均田制下农民家庭经济运转情况表。据此可以推断出,唐代这一时期( )
4.
(2017·内蒙古鄂尔多斯·2)“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齐纨鲁缟车班班”,材料中直接反映了唐玄宗统治前期
5.
(2024·陕西咸阳一模·13)1941年5月,《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在尊重中国主权与遵守政府法令法律原则下,允许任何外国人到边区游历、参加抗日工作,或在边区进行实业、文化与宗教活动。”这一规定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