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中同步
>
纲要 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9)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A
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
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
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
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史论、准确理解、分析、判断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材料表明,清政府从1877年在新加坡设领事馆,此后再到在美国、日本等多处设领事馆,这一变化体现出清政府在形式上已经向近代外交予以转变,但不足以说明出现制度性变化。故C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为对材料的表面理解。
相关题目
(2021·北京朝阳区一模·2)北魏孝文帝太和四年诏曰:“朕方欲兴灭国于旧邦,继绝世于刘氏”,宣称北魏承继汉朝。太和十五年孝文帝又称“晋既灭亡,天命在我”,遂摒弃十六国政权,直接承继晋朝。孝文帝此举意在( )
(2020·海南高考·20)图3是有关古巴导弹危机的一幅漫画。该漫画( )图3
(2019·上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13)年号源于中国纪年法,下列历史名词含年号的是
下列图表反映了新中国( )
2011年香港GDP较回归前的1996年增长54%;2011年澳门GDP较2000年翻了两番多,年均增长率达12.5%。这说明( )
(2011·广东文综·14)“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5)20世纪60~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2022·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联考·5)北魏均田制规定:露田种植谷物,不得买卖;桑田种植桑榆枣树,不须交还国家,可出卖一部分。受田的农户需交纳粮食和布帛。唐代均田制则要求口分田一般不得买卖,永业田可传子孙,一定条件下都可出卖,受田者交纳粮绢布麻。这说明( )
表2所示为我国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情况(部分)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这一时期我国( )
(2020·北京高考·5)宋代自然灾害频发。王安石认为“以有限之食,给无数之民……有惠人之名,而无救患之实”,无法解决根本问题。他希望培育农民自身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上有善政而下有储蓄”。以下措施反映其救荒思想的是①实行均输法 ②兴建水利工程③鼓励百姓养马 ④低息借贷钱谷给农民
热门试题
1.
(2017·江苏苏州·5)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材料中所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2.
(2018·广东茂名二模·30)1937年“八一三”上海抗战爆发后,南京政府于8月21日同苏联政府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条约有效期为五年。中共在《解放》周刊立即发表评论指出“不侵略间的结合便是对于侵略者有力的打击”。该条约的签订
3.
1953年,周恩来在谈到大规模经济建设问题时说:“所谓集中主要力量,不是集中一切力量,不是要冒进:不是搞重工业,其他问题都不搞了。”周恩来讲话的主旨是( )
4.
(2022·北京市顺义区一模·14)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国际贸易总额不断增加,国际分工日益明确,世界各国联系更加密切,依赖程度不断加深。这表明( )
5.
(2023·山东高考·1)私有财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下列与陶器相关的考古发现中,可以用来作为私有财产已出现证据的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28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56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84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53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