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八年级下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标语口号体现了时代特色。在某些旧报上我们还能看到“以阶级斗争为纲”、“以钢为纲”、“以粮为纲”等标语口号。其中“以阶级斗争为纲”反映的是( )
A
三大改造
B
大跃进运动
C
人民公社化
D
文化大革命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文化大革命”是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产物,D符合题意。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钢为纲”、“以粮为纲”是“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的口号,排除A.B.C。故选D。
相关题目
(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15)下列事件中,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铺平道路的是( )
(2023·湖南邵阳·12)班会活动上,李大爷热情洋溢地跟同学们讲述他参加开国大典的故事。下列场景不可能出现在其讲述中的是( )
(2024·山东东营·15)20世纪90年代初,姓“资”姓“社”问题引发激烈讨论,有人对社会主义的前途缺乏信心,成为制约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思想瓶颈,为打破这一“思想瓶颈”指明方向的是( )
(2023·云南·16)在三大改造中,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2024·德州·13)李颖《文献中的百年党史》中写道:他们在戈壁荒滩、深山峡谷建立基地……艰苦创业。出于保密的需要,他们隐姓埋名,断绝与外界有碍工作的往来,默默无闻地为祖国无私奉献,有的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真正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材料中的“他们”包括( )
(2020·广西柳州·8)某同学在学习完“西藏的和平解放、抗美援朝的胜利、土地改革的完成”这三个事件后,归纳了它们的共同作用。下列归纳最恰当的是( )
(2023·江苏宿迁·13)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了一篇特约评论员文章,12日《人民日报》便转载了这篇文章,随即点燃了如火如荼的全国性辩论的火花。这场"辩论"的主题是( )
1953年,周恩来在谈到大规模经济建设问题时说:“所谓集中主要力量,不是集中一切力量,不是要冒进:不是搞重工业,其他问题都不搞了。”周恩来讲话的主旨是( )
(2017·浙江台州·20)下列图示反映了中美关系的变化。这体现了 ( ) ①中美关系不断的深化发展 ②我国外交政策由对抗走向对话③我国积极寻求与大国结盟 ④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
(2024·福建中考·15)魏巍在《火线春节夜》中写道:“有人指着自己的一缸子白雪,几片肉,一块朝鲜打糕,还有早晨剩下的米饭说‘你看,这还不是好几个菜吗!这年过得蛮不坏哩!’”这体现了志愿军的( )
热门试题
1.
罗马法(12分)某学生学习“罗马法体系”一课后,产生了疑问:古罗马的奴隶是否确如书上所说,被“排斥在法律对象之外,不具有任何权利”?为此,他查找了资料,并撰写了如下读书笔记:①奴隶指在罗马社会中不具有自由人身份的人,在法律上被视为物;奴隶的身份可能因出生、受到刑事处罚或在战争中被俘所致;奴隶可以被解放而成为自由人。②奴隶的释放问题是罗马法中重要的一部分。③《十二铜表法》中就有相关的条文。④表明当时即已存在释奴现象。共和末期至帝制前期,随着罗马版图的扩大,释放奴隶的现象更加普遍。帝国大法官小普林尼的书信中就有释放一大批奴隶的记录。历史学家指出:“在罗马法中很普遍的一个观点是:虽然奴隶制度是一种合法的社会制度,但它是和‘本性’相矛盾的”,有古罗马大法学家就认为:“从民法的观点来看,奴隶是什么也算不得的。但是根据自然法来看便不是这个样子。从后者的观点来看,一切的人都是平等的”。由此看来,……资料来源——《罗马法词典》《十二铜表法》第五表第八条、第十一条《小普林尼关于释放奴隶的书信三封》科瓦略夫《古代罗马史》问题:(1)上述“资料来源”中,哪些为一手史料,哪些为二手史料?(4分)(2)在笔记的第一段中,哪些是对事实的陈述?哪些是该学生的评价?(4分)(3)请你帮助这名学生解释罗马帝国释奴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4分)
2.
美国长期以来都将经济制裁作为维护其利益和霸权的重要手段,下图是美国作为主要制裁方发起的经济制裁次数及其效果示意图。据此可以推断()
3.
某学者写道:战后发生的许多事情是“无法全部装在冷战这个盒子里的”。冷战分割了世界,不过冷战只是这个世界的一个部分,与之并存的还有经济、民族、宗教等问题。冷战无疑对这些问题产生影响,而这些问题反过来又影响了冷战。对这段话的最佳理解是
4.
(2017.江苏高考.11)据统计,1948年外国在华投资总额约31.97亿美元,其中美国14.10亿美元,占总量44.10%,英国15亿美元,占总量34.88%,其他国家6.72亿美元,占总量21.02%。由此可见
5.
(2015·广东省卷·10)抗战老兵张步风在回忆录中写到:“1940年秋天的三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在正太铁路附近,到底拔了多少电杆,拆毁了多少铁轨,拔掉了多少据点,现在都已经记不清了……”张老所回忆的历史事件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8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