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八年级下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1950年,凤阳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词中的“土地还家”体现了( )
A
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
B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
“大跃进 ”运动的开展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此题考查新中国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点。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真正获得了解放。土地改革摧毁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发生在1953年;“大跃进”运动的开展是195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是1978年之后。故B.C.D三项不符合题意,A项符合题意,故选A项。
相关题目
(2015·山东青岛·24)在著名诗人闻一多的《七子之歌》中提到的“离开”祖国怀抱的七个地方中,澳门是最早“离开”的。澳门回归前,被下列哪个国家长期占领( )
(2023·湖南岳阳·12)1953年《人民日报》的元旦社论写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为了实现“最高利益”,新中国当时采取的措施是( )
(2022·陕西(A卷)·7)下列两组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1910年时的中国火车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电车 汽车长龙
(2021·山东临沂·16)2016年2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战区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其中,辖东北三省加内蒙古、山东等5个省区所属武装力量的战区是( )
(2019·宁夏·6)以下图片所反映的重大活动,集中体现了( )
(2023·黑龙江大庆·21)“春联”可以折射出社会的风貌。1974年的一副春联: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20世纪80年代的一副春联: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中国农民生活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
(2023·吉林长春·18)右侧图示①处应填入( )
(2014·贵州铜仁·19)“一国两制”构想是中国政府为开辟祖国统一大业提出的一项基本国策,最初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提出的( )
(2022·四川眉山·7)1949年,我国粮食产量有2263.7亿斤。1978年,粮食产量提高到6095亿斤。2014年,粮食产量是12142亿斤。但由于土地减少、农村劳动力转移、大量耕地撂荒、种子问题和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等原因,我国粮食安全还面临严峻挑战。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
(2024·贵州六盘水·8)她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伟大的里程碑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她指的是( )
热门试题
1.
元代的手工业工人被征调后,便终身服役。明朝初期实行改革,政府停止给休工时期的工匠发放“薪米盐蔬”,但是“听其营生勿拘”。这一变化
2.
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勇于为真理和正义而战斗。他们不惜危险和苦难,全面、彻底地批判了宗教神权和世俗王权的罪恶和黑暗,给封建王权和教会神权以沉重的打击,启发并培养了一代革命者。对这一时期理解正确的是( )
3.
(2024.1·浙江高考·16)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监察御史朱克简在《题为停造无益之黄册事》中奏称:“臣等细查科臣移送旧造黄册,系崇祯十五年(1642年),竟预造至二十四年,其间户口多寡,皆预定遥度,原非确数。”由此可知( )
4.
1983年,东莞县专业户、重点户、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应运而生、蓬勃发展,从事各种专业的劳动力6.87万人,占农业总劳动力的16.4%。这反映了当时( )
5.
美法的国际影响力下降 国际公约不能约束列强维护世界和平任重道远 国际争端终将诉诸战争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7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