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八年级下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宁夏·6)历史学家金冲及说,中国的社会结构和前途命运,在新中国成立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 )
A
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B
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C
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
D
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故选D项;五四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排除A项;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排除B项;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排除C项。
相关题目
(2024·天津中考·15)如图反映了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底余额(亿元)构成变化的情况。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2024·湖南中考·9)1955年,中国政府依据“必须走出去”的战略决策,派周恩来等代表参加了亚非会议。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这次会议( )
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2022·贵州毕节·8)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对两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这段话针对的是( )
(2020·广西柳州·8)某同学在学习完“西藏的和平解放、抗美援朝的胜利、土地改革的完成”这三个事件后,归纳了它们的共同作用。下列归纳最恰当的是( )
(2021·内蒙古赤峰·7)中国共产党中央机构所在地的变迁,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艰难曲折的奋斗历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变迁顺序是( )
(2019·湖南张家界·16)“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写道:“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材料中赞誉的“他”是( )
(2017·内蒙古赤峰·15)学习历史眼界一定开阔,要从世界整体的角度来观察和理解中国史。以下搭配不正确的是( )
(2022·新疆·10)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这是因为它( )
(2023·浙江金华·6)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如果为“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做人物名片,你认为最适切的一组推介词是( )①艰苦创业 ②以身作则 ③助人为乐 ④张扬个性
热门试题
1.
1963年,为避免误解或相互矛盾的信息造成“战略迷雾”,一条连通白宫和克里姆林富的“危机控制直拨通讯线路”投入使用。这条热线
2.
19世纪末20世纪初,江阴有贡生吴听胪创办的华澄布厂,长沙有监生禹之谟创办的织巾厂,巴县有秀才杨海珊创办的火柴厂,厦门有生员孙逊创办的电灯公司等。这些现象反映了
3.
(2023·广东梅州二模·6)商务印书馆于1907年出版的《日本法规大全》(80册)是清末官方第一次完整引进的外国法规,其发行得到社会追捧,对清末新政预备立宪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这表明当时
4.
(2018·百校联盟全国Ⅰ卷4月联考·4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908年7月17日,在袁世凯的影响下清廷发出谕旨,命唐绍仪出使美国,名义是为减收庚子赔款一事向美国致谢。1908年11月20日中午,唐绍仪抵达华盛顿,他多方面接触美国的朝野人士,希望借助经济目的达到政治目的——与美国建立某种亲密关系以加强清政府在对抗日本扩张中的地位。12月2日,唐绍仪与罗斯福进行了礼仪性的会见,罗斯福本人不太倾向于与中国政府交往过密。随着袁世凯在北京的倒台,1909年1月,外务部致电唐绍仪,要其迅速结束访美,由欧洲回国。他的突然离去才令美国人深感不安,他们开始怀疑,由于他们一直挽拒唐绍仪是否错过了一次扩张美国利益的重要机会。 美国在20世纪初期正处在对外扩张的初期,受实力的影响,美日之间的关系更为重要。美国不愿意冒与日本直接对抗的政治风险,从而使唐绍仪的外交策略失去支撑点。从根本上说,唐绍仪的外交策略寄希望于列强,也难免成为列强政治的牺牲品。 ——摘编自李恩涵《唐绍仪与晚清外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绍仪出使美国外交失败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唐绍仪出使美国的外交活动。(6分)
5.
(2024·福建龙岩三模·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探索文明兴衰的一个关键点,在于理解作为文明之灵魂的文明本体精神,即任何文明都具有的精神文化观念体系和行为体系。文明本体精神是在文明生长和上升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任何文明在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三个方面的挑战(见表3)。表3——摘编自刘景华《世界历史上文明兴衰之思考》根据材料,从整体或局部任一角度自拟论题,结合世界史相关内容进行阐释。(要求:以某一文明本体为例,主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7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31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