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重庆三模(教科院卷)·1)孔子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子主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墨子主张“节俭”,说明他们都主张( )
A
倡导社会和谐与秩序
B
强调道德规范和个人品德
C
推崇节俭和反对奢侈
D
提倡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和道德准则;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强调高尚的品德和与世无争的态度;墨子的“节俭”也是一种个人品德的体现,他们的这些主张都着重强调了道德规范和个人品德,故选B项;倡导社会和谐与秩序与“节俭”思想不符,排除A项;只有墨子明确主张“节俭”,不能就此说他们都推崇节俭,排除C项;“无为而治”主要是老子的道家思想,孔子和墨子并没有强调这一点,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3··8)北宋时有工商业行会160个左右,绝大多数设在开封,以致“京师百物有行”。官府若需物资,皆可责令行会筹办,若开封城中并无经营此种商品的商家时,则先成立相应行会,再摊派采购任务。同时官府还会将积存的物资按官定价格,售与行会令其出卖。这一现象
(2019·湖南长郡中学高三第五次调研·12)清代前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分野,但有以“起运”“存留”为标志的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划分和调整。“起运”与“存留”实质上就是中央与地方对于所征收钱粮按一定比例进行再分配;一部分起解户部及各部寺监,作为国家经费开支之用,一部分存留本地,作为地方经费开支之用。与宋代相比,这种做法
(2023··6)1874年,日本政府借机入侵琉球岛和台湾岛,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专条》。面对危机,不少知识分子和闽台官员明确提出要以国际法处理冲突,申明中国在台湾全境的主权,要求日本退兵。这一现象反映出
《旧唐书·杨炎传》记载:“(杨炎)乃请作两税法……德宗善而行之……天下便之,人不土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诫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据此可知,两税法( )
汉武帝时期曾颁布算缗令,规定商人财产每二千钱抽税一算(120钱),以上财产必须自报,如有隐瞒不报的,鼓励知情者揭发检举,这就是告缗。凡揭发属实,被告者的财产则全部没收,并罚戍边一年,没收资产的一半给告发人作为奖励。上述政策的目的是( )
罗马征服高卢地区后,在高卢地区开始兴建起剧场和竞技场,以吸引人们前去观赏。而竞技场则比剧院更大,同罗马本土人一样,高卢人对角斗和赛车的迷恋同样十分狂热。这表明古代罗马( )
(2024·广西南宁二模·6)1897年,湖南巡抚邀请梁启超到湖南指导推行变法。湖南地方士人叶德辉对康梁“新学”进行了激烈批评,但他强调通晓西学乃士大夫处于列强环伺时代的题中应有之义。据此可知,当时( )
19世纪70年代,一英国人在广州将中国人打死。对这一英国人的审判,主要应该依据
(2019·北京海淀区二模·21)从文艺复兴时期到17世纪,人文主义者都把成为“皇家顾问”(向君主及其大臣建言)作为追求。而启蒙运动者则把自己看成是“公众舆论”的引导者,希望通过影响人民大众,制造并指挥舆论来引导当权者。这一变化说明
19世纪后期,西方某学者指出:应对亚洲文明在艺术和科学的贡献心存感激。如今西方大步发展,亚洲却衰落了,而帮助亚洲的方式就是“研究”他们的文化历史,“以期通过他们可以接受的方式复兴他们的文化”。这可以用来说明( )
热门试题
1.
下表所示的唐诗反映了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这表明唐朝( )
2.
溥仪皇帝的退位诏书写道:“……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这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份皇帝诏书,也被称为新时代开始的一个重要见证,是因为它
3.
武则天称帝后,对高宗时的“南选”制度进行完善,使岭南、福建等较为落后地区的人才获得科举入仕机会。她还令九品以上官吏及一般百姓,皆可毛遂自荐。又遣存抚使十人分巡十道,举荐本道人才。这些举措( )
4.
(2020·四川攀枝花·6)“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社会民主政治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这里“全新的政体”是指( )
5.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一行飞抵重庆。8月29日,《大公报》发表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事。”这件“大事”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6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6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297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