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
必修二经济史
>
中国古代经济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2.全国课标卷.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
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A
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
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
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
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关键信息: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今去农而游手
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已六七分去农。从题干中反映了明后期松江人绝大部分弃农而从事工商业活动的经济现象,B项正确;ACD项题干无从反映。
相关题目
(2017年新课标Ⅱ卷文综历史24)图5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2012.浙江文综卷.14)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
(2008.山东文综.9)图3为北宋东京(今开封)示意图,其中设置了两处错误,它们是
(2020·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6)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
(2014.海南单科.7)明中后期介绍商路、商业信息的书籍大量出现,徽商黄汴的《天下水陆路程》 记载了全国143条水陆交通路线的里程。这说明
(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7)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2010.天津文综.1)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图1 图2
(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25)图4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图4
(2012.海南单科卷.7)明初规定,生员须穿玉色衣服,加饰青黑色边条。明后期江南读书人则崇尚“妇人红紫之服”,有人作诗云:“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这一变化直接反映了
1.(2017年北京卷文综历史12)2016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发掘出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这些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 ①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 ②本区域古代农业发展状况 ③汉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情况 ④大运河对本区域交通的影响
热门试题
1.
下表为20世纪上半叶国文教科书选文情况(部分)。据此可知
2.
(2024.1·浙江高考·17)辛亥革命时期,不少革命党人头脑中只有“排满”二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南北议和时,孙中山要求继续把革命推向前进,反对向袁世凯妥协,但“党人即起异议,谓予(孙中山)所主张者理想太高,不适中国之用,众口铄金,一时风靡,同志之士,亦悉惑焉”。材料旨在说明( )
3.
1956年,中国决定建设南京长江大桥。研发团队经过无数次试验,终于摸索出一套符合国家建设要求的桥梁板生产工艺,生产出了6.6万吨优质桥梁用钢材,用于建设南京长江大桥。这主要得益于( )
4.
(2024·江苏如皋高三一模·15)下图是二战期间苏联的一幅海报,海报展示了手持步枪的美国、英国和苏联士兵形象。该海报的设计意图最有可能是( )
5.
(2023·江苏连云港一模·8)1931年2月,毛泽东要求各地各级工农民主政府发布公告,明确规定农民已经分得的田归农民个人私有,可以自主租借买卖,别人不得侵犯;生产的产品,除向政府缴纳土地税外,均归农民个人私有,任凭自由买卖。这些规定有利于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58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48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2955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0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