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
必修二经济史
>
中国古代经济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2.北京文综.12)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
A
不事生产
B
不尊儒术
C
不敬宗族
D
不纳租税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本题考查历史概念的理解与迁移能力。结合重农抑商政策的概念可知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大都认为商人不从事工农业生产,不创造产品,对社会的发展没有贡献,所以贬低商人地位,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
相关题目
(2017年新课标Ⅲ卷文综历史26) 表1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土地规模(亩)户数户数比例20以下2417.3%20~13010374.1%131~300107.2%300以上21.4%小计139100%
(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5)图4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2016.海南单科.8)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
(2013.重庆文综.2)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
(2017年新课标Ⅲ卷文综历史25)《史记》记载,西汉时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2018.4·浙江高考·6)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文明传承不仅从未中断,而且内涵丰富。下表所列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2020·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4)图5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图5
(2013.海南单科.5)唐初征收赋税时,钱币与绢布、粮食并收,财政收入以贯、匹、石等为单位计算;到南宋时,赋税征收以钱币为主体,以“贯”为单位计算。这表明南宋
(2015.江苏单科.5)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5)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热门试题
1.
(2019·浙江温州高考选考适应性测试·19)1933年3月9日至6月16日,美国国会通过了最初一批重要的新政法令,史称“百日新政”。这些法令包括①《紧急银行法》 ②《农业调整法》 ③《全国劳工关系法》 ④《社会保险法》
2.
近代早期通商口岸成为中国土货与洋货的转运之地,它们内引外联是国外经济的晴雨表,也是国内经济的标杆,海外土货市场之行情、洋货在中国市场行销之状况,都能通过通商口岸表现出来。由此可知,当时中国( )
3.
晋冀鲁豫边区规定:(一)每月初由区按规定把杂费、菜金、粮食数额领回发于各村。(二)各村每月终开具粮款数目,报区审核。(三)区公所审核后,于3日内编造全区粮款支付计算书,报县核销,同时领取下月份粮款。(四)超支不能报销部分,于下月份粮款中扣除。该规定着力于( )
4.
(2016·湖北荆州·13)“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指女子所做的纺织)失业。”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 )
5.
西藏自治区成立于______年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28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56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84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53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