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
必修一政治史
>
中国古代政治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08.上海单科A组.7)中国历史上推行重文轻武、大将不得据地拥兵政策的朝代是
A
西汉
B
隋朝
C
宋朝
D
清朝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中国历史上北宋为了解决地方藩镇割据的问题,采取了“重文轻武”的策略,而且采用“杯酒释兵权”的方式剥夺了中央和地方大将的兵权。
相关题目
(2015.天津文综.2)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某地洪水为患,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待工部尽速抢修溃决的堤防,勿使水患继续扩大;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食,运往灾区,赈济灾民。幕僚根据皇帝之意,写成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工部、户部等单位执行。最有可能发生这种情况的朝代是
(2008.上海单科A组.6)“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这几句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2017年江苏卷单科历史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2017·安徽合肥三模·25)历史学家许悼云认为,我国古代某一制度使地方精英不断进入行政系统,担任郡县政府的椽吏。其中尤为隽异的少数人士,又由地方政府举荐,先在郎署学习,然后出任中央政府官吏,再外放为别处的地方首长执行中央政令,统治地方。该制度是
(2018·江苏高考·2)下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图中树上有20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这反映了当时人们
(2020·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4)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2019·浙江4月高考选考·7)有学者认为:“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中,治理天下与君臣关系的处理,尤以相权的调整为要。下列项中属于相权调整的举措是
(2007.宁夏文综.26)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使用本王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下列各项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2008.海南单科.3)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其目的在于
热门试题
1.
(2025·山西9月质检·3)九锡是古代天子赏赐给有殊勋臣子的九种礼器。曹魏、两晋及南朝时期,权臣胁迫皇帝赐予九锡或自加九锡,后世称“禅让九锡”。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年)后,统治者恢复汉代九锡褒赠勋臣的原始功能,在勋臣死后追赠九锡。北魏孝文帝这一举措意在( )
2.
(2017·辽宁沈阳·9)从1770年到1840年,英国工人的日生产率提高了20倍。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9亿磅。生铁产量1720年为2.5万吨,1840年增至139.64万吨。煤产量1700年为260万吨,1836年增至3000万吨。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
3.
(2015.山东文综.13)《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4.
(2022·辽宁营口·10)在抗日战争后期,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奋斗方向的会议是( )
5.
(2023·新疆乌鲁木一模·19)从三国到五代,儒家学说社会影响总体来说不及佛教和道教。唐朝宰相李峤曾说,“今丁皆出家,兵悉人道,征行租赋,何以补之”;韩愈说,“佛法入中国,尔来六百年。齐民逃赋役,高士著幽禅。”由此可知,他们主张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03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64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03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