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
必修一政治史
>
中国古代政治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2.上海单科.9)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
为宣政院使。《元史.奸臣传》记载了时人的批评,称其“无功于国,尽居贵显。”宣政院的“贵显”在于
A
向各省宣达政令
B
负责中央官员选拔
C
管理佛教事务和吐蕃地区
D
掌管蒙古兵马征发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忽必烈始置总制院,后改为宣政院。A项为元朝中书省。
相关题目
(2014.天津文综.1)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2012.上海单科卷.2)《左传》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
(2018·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5) 表1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2015.天津文综.2)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有学者说:“权力终究是好东西,就像中国古代帝王,连睡觉都要担心着身边的女人、伪男人、真男人,帝王学会了变化各种人。”那么下列属于中国古代帝王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是①秦始皇在地方推行郡县制②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③明废除丞相制度④宋朝派文臣担任地方官,防止武将割据
(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4)“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2010.广东文综.14)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2014.海南单科.3)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2017·湖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24)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此处“天下一大变局”的本质内涵是
(2012.北京文综.13)图6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该都城是 图6
热门试题
1.
(2024·江西上饶一模·9)1961年,中共中央先后制定了多项工作条例,提出在不改变党的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对地方、基层、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行政机构的分工作了明确规定,一定程度上实行党政分工合作,改变以党代政的状况。这些工作条例的出台( )
2.
巴黎和会;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党:_____
3.
魏源视鸦片战争后的中西关系为华夷秩序,将英国的扩张比作传统战事,认为除“兵”之外,中国一切皆胜英夷,只需学好兵工便仍能扬武功于海国,这种观念贯穿于《海国图志》的撰述宗旨。材料可用来说明( )
4.
(2023·河南洛阳高三摸底·8)元朝行省内的军队有直接受行省节制的汉军及新附军,还有隶属于枢密院的蒙古军、探马赤军等中央军队。另外,朝廷还根据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把镇戍部队在各行省之间进行调配。这些措施
5.
(2019·四川南充一模·3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7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