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
必修一政治史
>
中国古代政治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3.广东文综.12)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分封制的加强
B
宗法制的衰落
C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
井田制的推行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从题意可知,百姓一词从称呼贵族到称呼民众,从贵族专有到与平民共有,说明贵族地位下降,只有宗法制的衰落符合。
相关题目
(2015.北京文综.13)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隋代以前地方长官可以自选僚属组成行政机构,但隋代以后“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由此可见,隋代
(2008.上海单科
(2018·天津高考·2)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说明元朝
(2011.海南单科.8)清代地方行政制度大体沿袭明制,主管一省之民政、财政的官员,俗称“藩台”。该官职的正式名称是
(2010.海南单科.2)中国古代王朝更替的方式不尽相同。其中,在农民战争基础上创建的王朝是
(2009.海南单科.4)汉武帝倡导“独尊儒术”,后来,汉宣帝反对专任儒生时说:“汉家自有制度,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此处所谓“周政”主要是指周代的
(2009.四川文综.13)中央和地方关系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下列措施中属于通过经济手段防止地方割据的是
下列措施中,能够起到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作用的有①汉武帝颁布“推恩令”②唐玄宗在边境要地设置军镇③宋太祖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④明太祖废丞相设内阁
(2019·湖南长郡中学、雅礼中学、长沙一中、师大附中8月联考·27)明代中后期地方上设立巡抚30余处,但设置尚未完全固定,辖区大小不均,如内地巡抚通常兼治一省之事,而边地巡抚辖区却小于一省,“三司”则处于巡抚下属地位。上述举措有助于
热门试题
1.
18世纪法国大部分领土曾是半独立国家,法律和税则混乱,后虽加入法国版图但法制未变。南部通行罗马法律,中北西三部有至少285种法律,国民移住邻近城市常受不同法律限制,给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这表明法国( )
2.
长沙的国家粮食市场于1958年2月关闭,1962年8月逐步恢复,1963年7月暂停开放,1964年1月再度开放,“文化大革命”后又相继关闭。成都的国家粮食市场在1957年关闭后,也曾于1962年、1963年和1965年一度开放,“文化大革命”间彻底关闭。据此可知
3.
(2023·安徽“省十金科”高三联考·16)下图所示是1999年联合国《人文发展报告》中的部分内容。这些可用于说明当时
4.
(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一模·34)1917年4月,列宁不赞成立即推翻临时政府,主张首先争取全部政权归苏维埃,逐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1917年10月,党中央央定近期起义推翻临时政府。这一政策变
5.
(2024·江西赣州高三一模·3)北魏皇帝“赐名”,是利用拓跋鲜卑传统进行统治的一种做法。孝文帝统治时期,扩大了赐名的范围,增加了赐名的人数,尤其是将境内汉族大族作为主要赐名对象,并使这些大族获得赐名的人数远远超过拓跋鲜卑贵族。孝文帝这一做法有利于(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