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07年,中国外交部领事司领事保护处升格为领事保护中心,负责海外公民、机构安全和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政策指导和统筹协调。2014年,外交部开通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全天候、零时差、无障碍地向海外中国公民提供领事保护与咨询服务。这些举措( )
①保障了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
②建立起了总体稳定的大国关系框架
③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④推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非官答)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侧重推动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经济发展,与材料海外领事保护无关,故①错误;总体稳定大国关系框架涉及国际战略如中美关系,与题意不符,故②错误;材料全天候、零时差、无障碍地“向海外中国公民提供领事保护与咨询服务”直接服务于公民权益,体现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如2014年热线强化民生保障,故③正确;领事保护处升格和应急热线开通是外交服务制度创新,提升响应效率,符合治理现代化目标,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相关题目
(2022··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林肯对美国作出了很大的历史贡献,其遇害后所产生的“伟大的解放者”形象深入人心,成为标准的美国历史叙事。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学界开始挑战这叙事。七十年代“新美国史学”流派出现,强调“自下而上”的研究视角,一些学者也注意挖掘相关档案文献材料进行研究。随着八、九十年代州权主义的抬头,林肯“伟大的解放者”形象受到颠覆性质疑。埃里克·方纳认为,林肯一方面提倡自由劳动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又认可奴隶制在南方的存在,这说明内战与解放奴隶并不直接相关。芭芭拉·菲尔兹也认为,内战中真正启动废奴进程的不是那些写在国会或总统文献上的文字,而是来自那些为争取自由而采取“主动行动”的奴隶。——摘编自(美)埃里克·方纳:《给我自由!一部美国的历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林肯“伟大的解放者”形象产生的史实依据。(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学界对林肯评价变化的原因。(7分)
学习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判断下列有关清代科技发展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对下图信息的解读,表述正确的是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合约上签字;1943年1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
19世纪60年代,日本有学者提出“富国论”,后来成为“殖产兴业”政策的重要理论来源。他主张既吸收欧美炮舰、机械等现代科技,又承继中国尧舜三代的历史传统,不必区分“东洋道德”和“西洋艺术”。上述材料可以论证明治维新( )
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
(2019·北京高考·16)为下表选取表名,最恰当的是
孔子认为“身正”是为政者的重要品质,“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韩非子主张立法者“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他们这是倡导统治者
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2024·山东高考·3)图1为《宋史·王猎传》中的相关记载。王猎的经历反映出宋代( )图1
热门试题
1.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一面批评“拘拘不与人交接”是“浅量者之所为”,鼓励对外交往,“宜先许其通商”,“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同时也认为外邦人“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不得毁谤国法”。这反映出洪仁玕( )
2.
有学者在考察“百家争鸣”时引用了如下文献:表1该学者意在说明诸子百家学说( )
3.
(2020·山东高考·13)表2为1928年和1932年苏联在农业春播中使用不同播种方式的情况。这反映出苏联表2
4.
(2007.山东文综.11)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5.
读1948—1968年美国政府财政盈亏图,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盈亏及其原因的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