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湖南高考·5)唐末以后出现的新藩镇,其军队主要靠强迫征发而来,难以结成牢固的军人集团。到后周时,中央禁军成为最强大的力量。这些变化( )
A
有利于中央集权体制的重建
B
从源头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
C
促进了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
D
使重文轻武观念逐渐被接受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材料描述了唐末新藩镇的军队主要由强迫征发而来,这使得军队难以形成稳定的集团。而后周时期,中央禁军成为最强大的力量。这一变化意味着地方军事力量的削弱和中央军事力量的加强,这显然是中央集权体制重建的一个有力表现,故选A项;虽然中央禁军的加强有助于削弱地方军事力量,但并不能说从源头上完全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排除B项;材料主要讨论的是军事制度的变化,与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没有直接联系,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提及文化或观念的变化,只是单纯讨论了军事制度的变化,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4·广东高考·8)从1911年12月7日起,上海某报连续刊载如图1所示广告。据此可知,当时( ) 图1
(2023·江苏高考·8)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强调“由减租减息转变到耕者有其田”,要派干部到城市去,“掌握大的铁路、工厂、银行”。他主张新的中央委员应该包罗各种人才,“将来还要搞大工业”。他提出要夺取北平、天津等中心城市,并表示“我们一定要在那里开八大”。毛泽东的主张
19世纪以来,一些阿拉伯国家进行了近代化改革,其中以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土耳其的凯末尔改革最具代表性。这两次改革相同之处有 ①废除哈里发制度 ②进行军事改革 ③建立近代工业 ④实行教育改革
1990年9月12日,苏、美、英、法、西德和东德的外长在莫斯科举行最后一次“2+4”会谈,签署条约,规定:四大国停止对德国的权利和责任,统一后的德国享有完全的主权。这体现的历史背景是
(2024·河北高考真题·2)春秋时期诸侯所铸青铜器的铭文中有“徐王”“越王”等称谓,而《左传》等文献却称上述诸侯为“子”。由此可知
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 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等中原诸国。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诗歌,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于各国政治现状,他也能做出准确的研判。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季札出使途经徐国,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只因要出访他国,未能相赠。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随从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季札说,我当初知道徐君喜爱我这把剑,“始
(2020·北京高考·10)右表说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在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时,着力于
据研究,从1760年到1850年间,英国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200万磅增加到3.66亿磅,增长了180多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
1954年8月,毛泽东在接见英国工党代表团时指出:“我们这类国家,如中国和苏联,主要依靠国内市场,而不是国外市场。这并不是说不要国外联系,不做生意。不,需要联系,需要做生意,不要孤立。”他意在强调中国
热门试题
1.
(2019·安徽安庆二模·32)民主最本质的优点,也许在于能够在既有的经济社会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能动性,使共同体的大量人口能够亲身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对国家产生一种强烈的亲和感,不仅使每一个个人而且使共同体本身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材料强调,民主
2.
(2017·广西贵港·3)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在这次会议上确定党成立以后的中心任务是( )①组织工会 ②推翻资产阶级政权③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④领导工人运动
3.
西安事变:____年_____月______日(只写数字 格式:年.月.日)
4.
一部著作写道:“幸运的是斯大林并没有陷入两线作战的可怕境地,而是能在1941年下半年把西伯利亚训练有素、不怕严寒的部队抽调过来抵抗德军进攻,并进行反击。”这一“反击”的结果是
5.
(2011.全国文综大纲卷.13)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贷(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