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辽宁高考·16)2001年,联合国国际移民组织创立国际移民对话机制,秉持“开放和自由原则”,“向所有移民利益相关者开放”,让他们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讨论,“分享特定移民问题领域的政策方针和有效做法”。该机制
A
有利于国际移民问题的协调合作
B
促进了移民社会文化认同
C
促使全球劳动力流动呈现新趋势
D
推动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据材料“开放和自由原则”“向……开放”可知,联合国创立国际移民对话机制,秉持“开放和自由原则”,向所有移民利益相关者开放,有利于国际移民问题的协调合作,故选A项;文化认同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与材料国际移民对话机制无关,排除B项;全球劳动力流动指世界人口的迁移,强调流出地和流入地的变化,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表现为区域经济集团的发展,这是国家层面的经济合作,与移民对话机制无关,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2··2)《史记》《汉书》《后汉书》等文献中常见有“四海之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方内安宁”“日月所照”等类似表述。这反映了汉代
1913年,《东方杂志》刊载《国民今后之道德》一文,提出“夫道德有体有用,体不可变而用不能不变”,同时也强调,“苟于新社会无特别冲突之点,均不宜轻议更张”。这体现了作者( )
(2014·浙江自选模块·10)“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模块(1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联系教材,判断图1中雕塑的名称及其作者。(3分) (2)图2是梵蒂冈城示意图。请从世界文化遗产的角度,简要介绍其中两处景点。(7分)
(2020.7·浙江高考·4)中国境内各民族既是中华文明的创造者,又是文明成果的传播者。以气贯苍穹之势矗立在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以其藏汉合璧的风格有力地佐证了民族团结协作的精神。下列项中能够反映这一精神的是
(0··12)17世纪的荷兰画家作品中经常呈现如下场景:整齐的城市、房舍、家具,妻子和儿女们的漂亮服饰,宴会上盛大的排场,海员的英勇,商业的辉煌以及穿梭于各大洋上的荷兰商船。这反映了当时荷兰
1950年,东北人民政府规定在大区范围内对煤炭、钢材等多种生产资料统一分配,随后,东北地区计划分配的物资种类逐年增加。从1953年起,计划分配调拨体制开始在全国铺开。这反映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
(2023·辽宁高考·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我国对月的崇拜在原始社会中就存在,西周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祭月之礼,后历朝历代因之。人们通过观测月亮的圆缺变化周期,逐渐形成了日、月等时间观念,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了历法,称为阴历或太阴历。人们对月亮还充满各种想象,建构了月宫、嫦娥、玉兔、桂树等神话形象,用以寄托长寿、团圆等美好的期盼。——摘编自王玉哲《中华远古史》等材料二明末清初,徐光启等编撰的《崇祯历书》和康熙皇帝召集学者编订的《历象考成》均吸纳了西方有关月亮的科学知识。民国时期,天文学家陈遵妫撰写的《天文学概论》详述了月地距离、月球大小、质量等内容。这一时期,教科书、大众期刊、学生丛书等也纷纷介绍月亮知识。2004年,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启动探月工程。2013年,“嫦娥三号”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登上月球,国人真切地见到了月亮的“庐山真面目”。2020年,“嫦娥五号”返回器带回了月球样品,科学家对此进行研究,深化了人们对月亮的认知。——摘编自谭丹《西学与近代国人的月亮新知》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人们对月亮的认知。(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以来国人对月亮认知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9分)
(2022··1)春秋末期,中行氏在晋国内部纷争中失败,中行寅因此怪罪太祝祭祀用的牺牲不肥美且斋戒不敬,太祝则认为中行寅不修德义而招致民怨,“一人祝之,一国诅之,一祝不胜万诅,国亡不亦宜乎!”太祝的观点
(2013·上海单科·39)战争与和平的抉择(12分) 1990年10月3日德国重新统一,标志着德意志民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然而,德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断裂巨大,某些模式一去不复返了。以“战争与和平的抉择”为主题,叙述德国20世纪以来的发展之路。
1960~1970年,发展中国家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出口额从197.8亿美元增加到397.5亿美元,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进口额也从218亿美元增加到413.6亿美元。在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出口额比重从21.4%下降至17.6%。据此可知,该时期( )
热门试题
1.
16世纪左右,机械物件成为欧洲对外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欧洲国家给奥斯曼苏丹的礼品中有大量定制钟表,利玛窦在北京也利用地球仪等吸引士大夫的注意。这反映出()
2.
斯大林去世;朝鲜战争结束:_____
3.
(2020·湖北宜昌高三元月调研·28)20世纪初,文献中使用“绅商”一词时,多分指绅士和商人两类人。但是随着“绅士和商人在新的经济基础上进一步渗透、融合,有时二者已是浑然一体,难分彼此,变成某种亦绅亦商的、兼具绅、商特征的独特群体。”这表明
4.
(2019·上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7)今拉美国家官方语言多为西班牙、葡萄牙语,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 )
5.
(2022·华南师大附中5月测试·2)秦汉时期,地方长官要每年定期派计吏向中央汇报本地情况,相关文书称为“计簿”, 内容包括户口、垦田、赋役、治安和自然灾害等。这些原始数据经核实后,朝廷会根据结果对各级官吏予以黜陟赏罚,也会根据结果编制财政预算。据此可知,秦汉时期的上计制度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5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