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与寒门等级森严,“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唐初,三品以上高官“欲共衰代旧门为亲,纵多输钱帛,犹被偃仰(随俗应付)”,唐太宗特地下诏“禁卖婚”,以打击旧士族。南宋史家郑樵云:“自五季(五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上述材料表明,魏晋之后( )
A
科举取士制度趋于完善
B
妇女社会地位日益上升
C
门阀士族势力逐渐衰落
D
社会成员实现身份平等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魏晋之后(中国)。据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与寒门等级森严,选官的依据是门第,唐朝出台政策打击旧士族的权益,说明魏晋之后,门阀士族势力逐渐衰落,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门阀士族的衰落,无法得出科举取士的逐渐完善,排除A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妇女社会地位的变化,排除B项;“实现”,表述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
相关题目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传统法庭在庭审时,诉讼当事人除列举事实外,还可广泛援引谚语,比如“勿因黑猩猩丑就杀死它”“到癞蛤蟆家做客只能自贬身份”等,善用谚语的一方往往更占优势。有学者认为,当地谚语的效力相当于英美法系中的法律箴言。据此可知( )
(2023·辽宁高考·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图2是西方学者绘制的一幅历史地图,包含了多种历史信息。图2(放大图见第8页)紧扣材料所示信息,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为该图命名,并阐释命名理由。(要求:名称中须包含时间尺度;史实准确,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2024·湖南高考·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图2、图3分别是中世纪后期和19世纪中期印度重要城镇分布示意图。图2 图3——根据张芝联、刘学荣《世界历史地图集》绘制材料二1900年,印度只有略高于总人口10%的人生活在城镇中,城市化水平不仅落后于西方国家,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进入20世纪以后,印度城市化呈现出较快发展势头。尤其是独立以后,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到1997年,印度城市人口已占全国总人口的27.3%。不过,制造业的就业增长率普遍不及城市人口增长率,城市人口不断膨胀,很多居民生活在低矮脏乱的棚户区。此外,印度各邦之间城市化水平相差很大,西部和南部的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针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印度政府采取了多方面措施。例如,从1951年开始,印度对大城市新建工业或扩大工业规模实行许可证制度,鼓励发展小型工业,支持在小城市或农村地区建设国有工业企业,并大力建设新城。这些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因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制约,印度城市化进程中的许多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改编自俞金尧等《城市发展和经济变革》(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印度近代城市发展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独立以后印度城市化遇到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6分)(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发展中国家对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6分)
(2022·高考全国乙卷·11)1879年,德国杜伊斯堡成为世界最大内河港口,输入矿砂和粮食,输出煤和钢铁制品。1900年,德国船队总吨位由1870年不足百万吨发展至近200万吨,成为蒸汽时代以来第一个能与大英帝国一争高低的船队。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德国
18世纪,无论是英国还是欧洲大陆,社会上层和知识界都曾有人对中国的法律制度、科举选拔制度等称道不已,然而他们的赞赏之情,却始终未能转变为其本国的现实制度,根本原因在于( )
(2023·辽宁高考·5)1749年,乾隆皇帝谕曰:“蒙古、汉人,同属臣民,如有书写之处,应称‘蒙古’‘内地’,不得以‘蒙’‘汉’字面混行填写,已屡经降旨。今马灵阿奏折,犹以‘夷’‘汉’二字分别名色,可见伊等全未留心。”此谕意在
下列是宋、元、民国、当代编纂的浙江地方志及其部分目录,这些地方志按先后排列是
(2020·北京高考·3)六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行政机构。以下对于六部的描述,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各自分署,直接对皇帝负责 ②隶属于中书省③隶属于尚书省 ④增设外务部等机构,六部之名渐废
(2024·河北高考真题·4)史籍记载,宋朝曾大量调拨广州、泉州、杭州、明州等地收购的香药、犀象、苏木等热带物产,赴雄州等处榷场与辽朝交易。这反映出,当时
孟德斯鸠认为,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执政;专制政体是按一个人的意志行使权力。他主张实行的政体是
热门试题
1.
(2019·山东潍坊·23)《文明》一书调侃:“冷战”时期最为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或许就是为什么苏联生产不出一条像样的牛仔裤。这暴露了( )
2.
(2024·天津南开区二模·6)近代前期,林则徐、魏源高举“经世致用”的大旗,引领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康有为提出“能变则全,不变则亡”,把《易经》中变易思想和进化论结合起来宣传变法;孙中山坚持“天下为公”的价值导向,创立并维护中华民国。这主要反映出近代中国救亡图存( )
3.
(2021·北京东城区高二第二学期期末·2)荀子指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治之经,礼与刑”。据此判断荀子的治国主张①否定了儒家传统的礼治思想 ②强调了隆礼重法的重要性③表明对道家无为而治的批判 ④反映了儒、法融合的趋势
4.
(2019·山东青岛三模·28)按照“天朝”的逻辑,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剿夷”不力,之所以“剿夷”不力,是因为“奸臣”的破坏。如果沿海疆臣均同林则徐,如果军机阁辅均同林则徐,中国一定胜利。……按照此忠奸的理论,“天朝”今后的举措是
5.
(2018·四川蓉城名校联盟高一第一学期期中·1)商代,“王”与侯、伯等称谓一样,同是方国首领的称号,意为一方君长。周王称“天子”,是“天下共主”,并形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格局。这表明西周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