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江苏高考·5)图1为唐代至清代扬州城的变迁图。据此可知( )
图1
A
城市中心区域不断扩大
B
运河漕运影响城市发展
C
城市功能分区日趋明显
D
内河河道交错密布全城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据图1可知,随着运河的变迁,扬州城的位置和形态也发生了变化,显示出运河对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这与历史事实相符,扬州作为运河的重要节点,其繁荣与运河漕运密切相关,故选B项;变迁图主要展示了城市与运河的关系变化,并未直接体现城市中心区域的扩大,排除A项;变迁图并未展示城市内部的功能分区情况,无法得出城市功能分区日趋明显,排除C项;扬州作为水乡,河道众多,但变迁图主要关注的是城市与运河的关系,并未详细展示城内河道的分布情况,排除D项。
相关题目
小张打算赴法国参观巴黎大学,他从网上搜集了有关中世纪西方大学的信息。其中正确的是
(2019·江苏高考·6)清末,江苏某师范学校的校歌唱道:“经义治事,安定(北宋教育家胡安定)遗风,体用贵兼通。旧学沉沦,新知潮涌,两端执乎中。”歌词体现的理念是
(2023·福建高考·2)东汉前期,许慎在编撰《说文解字》时,征引全国各地的政区地名资料,用以分析字形、考辨字义。其中提及次数较多的郡、国如图1所示。这反映了该时期 图1
1.中国很多地区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它们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图片中的两件青铜器出土于同一地点,该地点位于地图中
右表中的内容摘自中国近代的一部论著,它应该是
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程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
中国历来重视水利工程建设,自东晋起,今湖北沿江各地堤防不断创筑和延展,相应的规章制度渐趋完善。图2呈现了清代中期湖北分段派工修筑江堤的情形,这表明
“三十年代初组织起来的左翼文化运动,已经冲破了原来左派的圈子,抗日救亡、反对内战、反对华北自治……等等口号,已经把成千上万的中小资产阶级和上层爱国人士吸引到我们的阵营中来了。”上述现象反映了( )
20世纪80年代,拉丁美洲多个国家相继开启了新自由主义改革进程,陆续对国有企业和消费品,基础设施与通信行业,养老金、健康和教育等领域进行了私有化改革。这些改革( )
(2024·广东高考·19)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近代以来,广东不仅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在推进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也作出了卓越贡献。——摘编自刘云波《晚清岭南文化的三大核心精神》结合材料,围绕“广东与近代中国”自拟一个论题,运用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热门试题
1.
(2018·浙江丽水、衢州、湖州高三质量检测·8)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这一材料本质上反映出清朝统治者
2.
(2024·青海中考·11)某校九年级历史课上,提到了青铜器、金字塔、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阿拉伯数字。据此可知,他们学习的大单元主题是( )
3.
位于四川广汉的三星堆遗址是公元前16—前14世纪世界青铜文明的重要代表。该遗址出土的部分青铜器物具有中原殷商文化和长江中游地区的青铜文化风格,青铜神树、青铜立人像等则具有鲜明的古蜀文化特征。这一考古发现证明( )
4.
(2009.上海单科.19)中产阶级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其成分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它包括①中世纪的城市市民 ②近代握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③中世纪的僧侣贵族 ④当代知识分子和科技工作者
5.
(2024·江苏扬州调研·8)陈独秀在1918年底所作的《每周评论》的《发刊词》中称时任美国总统威尔逊为“世界上第一好人”。1923年12月,北京大学进行民意测量,投票选举世界第一伟人,497票中列宁得227票居第一,威尔逊得51票居第二。该变化体现了(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03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64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0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