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答案:
【试题答案】(1)特点:内容丰富,涵盖了农业生产诸多领域;以转录历代农业文献为主,对传统农学技术进行了总结;注重生产实践经验。传播:17世纪末至18世纪传到日本、朝鲜和欧洲各国。作用:在日本应对大饥荒中发挥了作用,为日本农业的发展提供借鉴;有助于法、英、俄等国桑蚕织造技术的改进。(2)认识:明清时期科技的发展与成果以经验总结为主,某些技术领先于世界;总体已经开始落后于西方近代科技发展潮流;在“西学东渐”的同时也有“中学西渐”;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试题答案:
(1)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共70多万字,分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桑蚕、种植等12个门类”可知,内容丰富,涵盖了农业生产诸多领域;据材料“他在书中转录了大量前代和同时代的农业文献,并附有自己的见解或评论”可知,以转录历代农业文献为主,对传统农学技术进行总结;据材料“徐光启撰写6万多字,皆为亲身体验所得”并结合所学可知,《农政全书》注重生产实践经验。第二小问传播,据材料“17世纪末至18世纪,《农政全书》传至日本和朝鲜”“1735年,法国人杜赫德等编写的《中华帝国全志》出版,书中含有《农政全书》等中国科技典籍的部分内容”可知,17世纪末到18世纪传入日本、朝鲜和欧洲各国;第三小问作用,据材料“日本学者据《农政全书》整理……这些内容在日本应对历次大饥荒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日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后,《农政全书》仍然受到重视,为推进现代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可知,对日本大饥荒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日本的现代农业起到借鉴作用;据材料“1738年,该书英译本在伦敦出版,中国桑蚕织造技术和经验促进了法英两国丝织业的发展”“18~19世纪,俄国翻译了《农政全书》,推广了中国的桑蚕织造技术”可知,有助于法、英、俄等国桑蚕织造技术的改进。
(2)据材料“转录了大量前代和同时代的农业文献,并附有自己的见解或评论”“中国桑蚕织造技术和经验促进了法英两国丝织业的发展”可知,明清时期科技的发展与成果以经验总结为主,某些技术领先世界;据近代西方科技的发展和中国明清时期科技的发展可知,总体已经开始落后于西方近代科技发展潮流;据材料“1735年,法国人杜赫德等编写的《中华帝国全志》出版,书中含有《农政全书》等中国科技典籍的部分内容”“转录了大量前代和同时代的农业文献”结合农政全书的内容(借鉴了西方的泰西水法)可知,明清时期科技方面既有西学东渐现象,也有“中学西渐”;据材料“中国桑蚕织造技术和经验促进了法英两国丝织业的发展”“推广了中国的桑蚕织造技术”并结合所学可知,在推广中国桑蚕技术的同时,也传播了中国的桑蚕文化,说明科技交流同时带动中外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