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韩非认为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其主张体现了
A
进步史观
B
天命史观
C
循环史观
D
英雄史观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考点】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百家争鸣(韩非子的进步史观) 【解析】材料中韩非对于三个历史阶段进行了评述,认为上古讲求道德,中世讲求智慧,现实讲求气力,这种观点表现出人们对历史认知的发展,体现出进步史观,故A项正确;天命史观强调历史发展是上天宿命的结果,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讲述推动社会进步的因素,没有体现历史的循环,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讲述推动社会进步的因素,没有突出英雄历史人物的作用,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2013·上海单科·40)严复笔下的进化论(25分) 中国近代思想家严复将赫胥黎的作品译成中文发表。以下两栏材料,分别选自赫胥黎原著直译本与严复译本大致对应的段落,阅读并回答问题。 问题: (1)严复翻译此书与哪次重大历史事件的刺激有关?(2分) (2)比较上述材料,概括严复译本(包括按语)与赫胥黎原著的内容差异。(8分) (3)你如何理解严复笔下的进化论?(15分)
(2022·浙江高考·13)马克思说,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亲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叶剑英元帅1979年故地重游,感慨系之,写下“西安捉蒋翻危局,内战吟成抗日诗。楼屋依然人半逝,小窗风雪立多时。”其中“内战吟成抗日诗”是指
琼剧源于明代传入的“军戏”。它以中板为主,融会了多种外来剧种的声腔和曲牌,到20世纪30年代才有现名。有戏谚云:“生脚儒雅且潇洒,旦脚文静又婉娇。彩旦辣,花生刁,书僮天真梅香飘。”独特的文化内蕴和表演形式使其远播粤、桂等地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这一历程主要反映( )
(2015·上海单科·37)一份奏折(12分) 鸦片战争时,琦善派人探听了一些英国的情况,并据此写了一份奏折上报朝廷,言道: 该国王已物故四年,并无子嗣,仅存一女,年未及笄,即为今之国王。该国有大族二十余家,皆其国之权臣,议事另有公所。只须伊等自行商榷,不受约束,揣其词意。或前此粤省烧毁之烟,其中即有各该权臣之物。……是固蛮夷之国,犬羊之性,初未知礼义廉耻,又安知君臣上下?且系年轻弱女,尚待择配,则国非其国,意本不在保兹疆土,而其国权奸之属,只知谋取私利,更不暇计其公家,……故求索不专在通市。 ——选自《琦善奏探询英国各情形折》 问题: (1)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琦善获得了哪些情报?(4分) (2)你如何看待琦善的这份奏折?(8分)
1953年,北京一位老工人说:“我一定要努力生产,多给国家积累财富,我要亲眼看到我们工人最理想的社会。”同年,青岛一名工厂干部也说:“我们地方工业既要保证人民的需要,又要为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责任是很重大的。”这反映了我国( )
(2022·高考全国甲卷文综·16)(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袁世凯去世后,总统府与国务院互相争斗,双方在是否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等问题上出现激烈交锋。日本鼓动北京政府对德宣战,并许诺缓交庚子赔款、提供参战经费。得到日本支持的国务总理段祺瑞为扩充自身派系的实力,立即接受了日本的条件。为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膨胀,美国改变了支持中国参战的态度,并向中国政府施压,强调在与美国协商之前“不要采取进一步的行动”。1917年3月,段祺瑞将对德绝交案及《加入协约国条件节略》,递交给受英美支持的总统黎元洪签字,遭拒。同月,一向反对参战的孙中山致电北京参众两院,认为参战“于国中有纷乱之虞,无改善之效”,得到不少国会议员的赞同。几经周折,国会最终还是通过了参战案。不久,孙中山策动海军总长程璧光率海军第一舰队南下广州,发动护法运动。——摘编自桑兵主编《孙中山史事编年》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黎元洪反对参战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参战之争对中国政局的影响。(9分)
(2024·吉林高考·13)1069年,日本后三条天皇颁布法令,规定取缔非法庄园。为此,天皇成立“记录庄园券契所”,任命亲信担任官员,对庄园文书进行严格审查,如果庄园领主相关文书不全,其庄园将被没收。这一措施意在( )
(2024·重庆高考·4)王安石认为,“天”是自然的、物质的,沿着自己的道路即“天道”运行和变化着,“可谓无作好,无作恶,无偏无党,无反无侧”。人也同样按照自己的道路即“人道”活动和发展着。这主要反映了王安石( )
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
热门试题
1.
(2015·广东省卷·16)这是1982年9月邓小平在北京接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的一张照片(下图)请你选择最恰当的语句为会谈中的邓小平配音( )
2.
(2024·江苏徐州·7)如图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搜集的材料。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3.
明朝中后期,苏州府下辖的钱门塘市,是一处重要的棉布集散地,有许多徽商在此租房而居,收买棉布,也就有了“钱鸣塘市”之称;同为苏州府管辖的平江镇,其经济支柱是米业,商人由湖广、江西运入大米,再由米行转卖到邻近各城镇。这表明当时( )
4.
(2018·江苏七校联盟高二第一学期期中·10)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节选》中写道:“(20世纪初)尽管中国告别了过时的政治体制,往昔的阴影却继续沉重地支配着社会习俗和思想生活。……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进步的社会。”材料试图说明
5.
(2021·安徽合肥一模·11)“它是中国近代史的伟大开端,写中共党史、写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写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发展史、写新文学史等都要从这里开头,这是毫无疑义的”。“它”是指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7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