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12世纪,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西欧出现了面向世俗群体的新文学。方言诗歌作为其中的一类,作者主要是世俗人士,他们以第一人称写作,并让自己扮演作品中的角色。方言诗歌有利于( )
A
西欧各国教育普及
B
市民脱离教廷控制
C
西欧各地文化交流
D
增强地域文化认同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非官答)方言诗歌由世俗人士以第一人称写作,用方言创作更贴近当地民众,能激发对本土地域文化的热爱与认同,增强地域文化认同,故选D项;西欧各国教育普及需系统化教学和识字率提升,12世纪教育仍由教会主导并使用拉丁语,方言诗歌虽为世俗文学但未改变教会垄断教育格局,排除A项;市民脱离教廷控制涉及宗教独立运动如16世纪宗教改革,材料中方言诗歌是文化现象未体现反教权主题,排除B项;西欧各地文化交流依赖通用语言如拉丁语,方言诗歌基于地域语言差异大,反而加深地方特色阻碍跨区域沟通,排除C项。
相关题目
公元前4—前3世纪,“古代埃及第一位史学家”马涅托在其著作中记载了历代法老及其在位时间,并首次用希腊词汇“Dynasteia”来表示“王朝”的概念。这( )
1836年,俄国著名戏剧家果戈里发表剧作《钦差大臣》,描写的是一名小官吏路过某偏僻小城,当地人们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而竞相巴结、行贿。该作品
(2022·湖北高考·5)明代不少士子凭借记诵时文范文应试,而不注重阅读儒家经典。正德年间,官员徐文溥上奏:“近时时文流布四方,书肆资之以贾利,士子假此以侥幸,宜加痛革……其书坊刊刻一应时文,悉宜烧毁,不得鬻贩。”该奏疏主要针对的现象是
《汉书》称颂汉武帝:“雄材大略……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他在位期间
“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这首歌谣反映了
34.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
下面所示为某一宗教的发源地和传播路线,这一宗教是
(2022·湖北高考·20)【历史中的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照片是触摸历史脉搏、感受生命温度的媒介。围绕“历史中的人”,提取以下一幅或多幅照片信息,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1979年7月,中国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80年代相继颁布《涉外经济合同法》《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这些文件的发布
19世纪以来,一些阿拉伯国家进行了近代化改革,其中以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土耳其的凯末尔改革最具代表性。这两次改革相同之处有 ①废除哈里发制度 ②进行军事改革 ③建立近代工业 ④实行教育改革
热门试题
1.
从建国到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对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老挝、柬埔寨五国的援助占援助总额的62.9%,对第三世界其他三十多个国家的援助占援助总额的35.9%。这反映中国( )
2.
(2020·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7)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
3.
明代心学家王守仁在谈到“知行合一”时曾说:“路歧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先知歧路之险夷者邪?”又说:“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悌,必是其人已善行孝行悌,方可称他知孝知悌,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悌的话便可称为孝悌?”与上述意思相符的是( )
4.
1920年1月1日,《申报》刊登《新青年》广告,介绍其办刊特色,并反问国人,“要懂得世界新潮流的心思,这《新青年》杂志可以不看吗?”这说明,《申报》( )
5.
(2024·辽宁丹东二模·5)清初在辽、吉两省插柳结绳,以定内外,谓之柳条边,禁止其他各族人入内开垦。 图1据图1分析,柳条边的修筑( )①利于拱卫盛京地区 ②禁绝了东北对外交流③意在遏止蒙古西进 ④客观上保护东北资源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684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15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2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