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山东日照高三上校际联考·13)1919年,苏俄建立了总局管理体制,即在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下面按工业部门设立总管理局,为企业下达生产计划,调拨原材料,收缴制成品,垂直管理企业。其首要目的是
A
建立战时经济体制
B
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C
实行工业扶持农业
D
加快工业建设步伐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结合所学知识,十月革命后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即战时经济体制,将全国大中小企业全面收归国有,由国家对社会资源进行统一调配,以实现集中力量取得战争胜利的目标,故选A项;1936年苏联宪法的颁布标志着计划经济体制的正式建立,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将所有的粮食优先保证战时供应,排除C项;斯大林模式的主要任务是加快工业化建设,排除D项。
相关题目
19世纪末,洋纱开始大量输入四川,“女子终日纺纱不易一饱”,故多以购买洋纱织布为业,“比户莫不置有布机”,川省“每年输出布匹亦可谓一大宗”。由此可见,洋纱入川
(2019·湖南长郡中学、雅礼中学、长沙一中、师大附中8月联考·29)1912年2月17日,南京临时政府在剪辫通告中规定:“如有逾期不剪者,即将其公民权剥夺,并严加惩治。”这说明,当时南京临时政府
(2018·河北石家庄一模·31)1982年10月15日,北京市房管局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首届换房大会。由于都是“公房”,不涉及房子的产权变更问题,办理手续很简单。十年后,劳动人民文化宫不再举办换房大会,1998年,中国取消了福利分房制度。此后买房取代了换房。这一历程反映了
(2023·山东中学联盟考前押题·7)图1为1927至1937年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导致1934—1937年党员人数急剧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是图1
图3中的箭头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某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示意图。该领域是 图3
(2024·辽宁大连二模·16)图3是描绘国际形势的两幅漫画。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
1920年12月李达在《新青年》撰文指出:“中国工业的发达虽不如欧美、日本……中国无产阶级所受的悲惨,比欧美、日本的无产阶级所受的更甚。”据此可知当时
(2024·辽宁丹东二模·11)图2是苏美尔文明中乌鲁克古城(约公元前3400年—公元前3000年)出土的泥板,记载了当时的行政文书。大意为“在37个月内收到了29086单位(约合138201升)的大麦,由名叫‘库辛’的人签核”。该文物( ) 图2
(2021·山东济南高三学情诊断考试·1)表1为古代典籍中有关“礼”的记载。据此可知表1
五代时期,君臣多论及汉唐的文治武功、盛世气象,并努力效仿其典章制度、嘉谟善政,深刻影响了当时的政治文化。该现象表明( )
热门试题
1.
(2024·甘肃白银·7)有学者指出,新航路开辟后,随着东西方日益紧密的学术交流,以人类社会整体发展进程为叙述对象,开辟了史学家研究世界历史的新视角,建立了编纂世界历史的新框架。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
2.
1950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确立了“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四大基本原则。1956年,豫剧电影《花木兰》上映,塑造了巾帼不让须眉、一片赤胆忠心只为祖国的花木兰形象。这体现了当时( )
3.
在一般情况下,古雅典妇女只被称为城市妇女,政治上与被剥夺了权利的男性犯罪公民处于相近的地位。这是由于
4.
(2020·山东省临沂·5)《旧唐书》记载:在这次战乱中,“官室焚烧,十不存一,……人烟断绝,千里萧条”。从此之后,国势由盛转衰,逐渐形成落镇割据的局面,该战乱发生时的唐朝皇帝是( )
5.
(2020.1·浙江高考·18)曾有评论谓:“毛纺已无影无踪,麻纺也差不多;普遍使用的原料都变成棉花,棉花,还是棉花。棉花成了传说中吃光所有羊的“披着羊皮的狼’。”下列项中,与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28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56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84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53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