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高考真题(全国新课标卷)·8)16世纪上半叶,航海家在太平洋开发了连接美洲和亚洲的东风带海上走廊,中后期利用日本洋流从菲律宾群岛航行至美洲西海岸;17世纪初,荷兰人利用西风带环球航行。16至17世纪的航海活动( )
A
激发“地圆说”的形成
B
表明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
C
导致陆路贸易基本停滞
D
促进了贵金属的全球流动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新航路的开辟使得欧洲与亚洲、美洲之间的贸易联系加强,尤其是美洲的金银大量流入欧洲及亚洲,推动了欧洲的经济发展和全球贸易的繁荣,故选D项; “地圆说 ”的形成远早于16世纪,特别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492年)之前,地圆说已经广泛传播,排除A项;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排除B项;16至17世纪的航海活动虽然极大地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但陆路贸易并没有因此 “基本停滞 ”。实际上,多种贸易方式在这一时期并存,排除C项。
相关题目
自1962年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研制成功至今,机器人的发展经历了三代,即操纵型机器人、自动型机器人和智能型机器人。机器人的使用
(2020·海南高考·26)【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1973年,“十月战争”爆发后,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决定以减少石油产量作为开展大规模石油斗争的第一步,10月22日,绝大多数阿拉伯产油国宣布减产。早在10月16日,海湾6国宣布将海湾石油标价提高70%,20日,沙特阿拉伯率先宣布对美国实行全面石油禁运。接着,其他阿拉伯产油国纷纷响应。12月23日,海湾6国再次决定从1974年1月1日起将原油价格提高128%。阿拉伯产油国运用“石油武器”后,美国约有12%的石油供应受到影响,约有2万个加油站关闭;平均每天有300次航班被取消;汽车工业大幅度减产、滞销。1973年11月5日,英国因石油供应短缺而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同年底,联邦德国的失业人数比上一年增加近40%,荷兰被迫实行石油配给制,日本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概括中东战争中阿拉伯产油国运用“石油武器”的主要手段。(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阿拉伯产油国运用“石油武器”的积极作用。(9分)
(2024·吉林高考·16)近年来,传统燃油汽车企业加速转型,造车“新势力”不断涌入电动汽车行业。据国际能源署统计,2011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不到4万辆,2022年突破1000万辆;2020年电动汽车占新车销量比例不足5%,2022年达到14%。这反映了( )①低碳经济成为发展趋势 ②世界大国能源竞争愈演愈烈③清洁能源日益受到重视 ④交通出行方式发生重大变革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传统法庭在庭审时,诉讼当事人除列举事实外,还可广泛援引谚语,比如“勿因黑猩猩丑就杀死它”“到癞蛤蟆家做客只能自贬身份”等,善用谚语的一方往往更占优势。有学者认为,当地谚语的效力相当于英美法系中的法律箴言。据此可知( )
(2015·北京文综·37)(36分)历史语境中的语言和文化。 材料一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秦汉时期,汉字形成统一的书写规范。官学、书院、私塾大都使用汉语,科举考试亦然。魏孝文帝改革将汉语作为“正音”。清朝确立在全国的统治后,很快将汉语作为官方语言。日本等周边国家的语言也受到汉语影响。 拉丁语最初是古罗马人的语言。公元1世纪,标准拉丁语形成,与希腊语等一起成为罗马帝国学校的教学语言。罗马帝国解体后,拉丁语的日常口语功能逐渐丧失,成为一种书面语言。17世纪末期以前,西欧的学术著作大都使用拉丁文撰写,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等在拉丁语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民族语言。 材料二 16世纪,英语主要是英格兰人的语言。到18世纪中后期,英语已扩展到英国的殖民地,并在国际商贸活动中广泛使用。二战后,英语逐渐超越其他语言,成为科教领域和众多国际组织的通用语言,被称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 材料三 20世纪10年代,《新青年》杂志有过一场汉字存废问题的讨论。主张废汉字的学者认为:汉字难识难写,不便推广;“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词,一无所有”;“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近代以来,汉语中出现了大量新词汇。表3内容为新词汇示例。 表3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上述两种语言文字发展演变的异同。(8分) (2)阅读材料二,分析英语发展成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的历史原因。(12分)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废汉字”主张提出的时代背景;(6分)以“挑战与应对——百年来汉语的变迁”为主题,对表3进行解读。(10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殖民国家曾动用相当数量的军力迫使非洲人支持宗主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殖民国家不再仅仅依赖武力,而是更倾向于运用电影、无线电和报纸来推广战时宣传,鼓励和邀请非洲人支持欧洲战争。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座荒岛上。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然“过得很富裕”。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后来,鲁滨逊救出一个濒临被杀的“野人”,岛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个小岛都是他的个人财产。鲁滨逊获救回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
儒家学派重视礼乐,宣扬“乐文同则上下和”;墨家学派认为乐“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这反映了两者
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三个国会建设方案。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体现了
热门试题
1.
(2019·安徽合肥一模·7)在我国历史文献中,万历皇帝不理政务昏庸荒怠;在朝鲜历史文献中,万历皇帝却是被歌功颂德建坛立祠的大德皇帝。这一现象反映出
2.
(2019·全国Ⅱ卷“超级全能生”高三26省9月联考·5)两宋时期,政府针对众多官员经由当时最大外贸港口广州偷渡走私贩运,屡禁而不能止的情况,陆续制定颁发了《透漏法》《漏舶法》《关防约束》《与化外人私交易罪赏法》等多部反走私或带有反走私内容的法令。这反映了
3.
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欧洲交战国民众积极响应战争动员,相信战争能把他们从贫乏生活的精神枷锁中释放出来。交战国认为此战就像一次体育比赛那样,短暂而辉煌,圣诞节前必能结束。这反映出( )
4.
(2018·江苏高考·1)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5.
(2024·山东德州三模·11)表3为欧洲不同地区史学界对西欧封建社会起源的认识。这反映出( )表3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599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5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296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0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