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九年级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湖北宜昌·14)在古巴比伦王国,一个奴隶因为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而被处以割耳之刑。此判罚的依据是( )
A
《查士丁尼法典》
B
《十二铜表法》
C
《汉谟拉比法典》
D
《拿破仑法典》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根据材料“在古巴比伦王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为止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用来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故选C项;《查士丁尼法典》是拜占庭帝国的文献,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典,排除A项;《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排除B项;《拿破仑法典》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拿破仑所颁布的,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4·甘肃兰州·23)恩格斯曾经这样评价:“拿破仑军队的刺刀之所以这样有力,是因为刀尖上有思想。”拿破仑自己也说过:“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那就是我的……”省略号处应为( )
(2023·福建·18)罗马大竞技场将希腊古典建筑精华的柱式和罗马人深为自豪的拱门结合。这体现了古罗马人在建筑上( )
(2015·内蒙古鄂尔多斯·19)法国大革命波澜壮阔,影响深远。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攻占巴士底监狱 ②罗伯斯庇尔掌权 ③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④颁布《人权宣言》 ⑤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2022·西藏·14)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建立了封君封臣制度,奠定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基础。下列选项与法兰克王国封君封臣制度相关的是( )
(2019·浙江湖州·5)19世纪的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人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再一次以宗教,末一次以法律。这里的以法律征服世界,指的是罗马法( )
(2024·广西中考·13)阿拉伯帝国时期出现了“百年翻译运动”,学者翻译了大量的古印度、波斯和古希腊的医学、天文学、数学典籍。这有助于阿拉伯帝国( )
(2018·湖南郴州·10)古希腊文学的主要成就是史诗、寓言和戏剧。其中古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也是目前保存的欧洲最早的文学巨著是( )
(2022·湖南郴州·16)历史学家马立博研究17世纪的世界时指出:“……其时正值俄国的‘多事之秋’,英国也发生了内战,法国则出现了农民暴动……气候变化在那时的确是一个世界范围现象,因此对解释17世纪普遍的危机有用。”材料中的“17世纪普遍的危机”应该包含( )
(2019·湖南长沙·20)《巨人传》写到:巨人国国王卡冈都亚诞生后,期初接受说教式的经院教育,他成了书呆子;后来改用新的学习方法,每天阅读、讨论、运动、实验,把书本知识、实际生活、体育锻炼、品德修养结合起来,结果他变成了一个身心全面发展的人。这反映了( )
(2024·江苏苏州·15)英国学者马丁·贝尔纳在其著作《黑色雅典娜:古典文明的亚非之根》中,提出希腊文明的源头在西亚和北非。按照这一观点,下列属于希腊文明源头的有( )①古埃及文明 ②古代两河流域文明③古印度文明 ④伊斯兰文明
热门试题
1.
(2023·清华大学9月高三诊断性测试·12)海涅认为马丁·路德将《圣经》翻译成德语“为人民提供了对抗天主教会的思想武器,有利于宗教改革的拓展,从另一种意义上说,也促进了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这种统一的语言成为联系德意志各邦的重要纽带。”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2.
(2023·福建高考·5)清前期,苏州女性流行以鲜花为头饰,当地又有“莺语东风二月过,山中花少市中多。桑畦尽作栽花地,那得缫丝有绮罗”之语。这反映了该地区
3.
(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4.
(2024·浙江天域名校大联考一·3)下图为公元4—6世纪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与这次人口迁徙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5.
(2020.7·江苏高考·26)【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章学诚是清代的著名学者,主张将地方志纳入史书的范围。约需下列材料:材料地方志简称方志,是记述地方疆域沿革、古迹险要、人物、物产、风俗的著作。章学诚积极提倡编修方志,并参与或指导一些地方的修志工作,形成了一套编修方志的理论。他提出的修志主张有“乘二便,尽三长,去五难,除八忌,而立四体,以归四要”。其中所谓乘二便者:地近易核;时近迹真也。这是说要利用两个便利条件,既然是在本行政区域内的事情,就应当就近核实,以免以讹传讹。所谓尽三长者:识足以断凡例;明足以决去取;公足以绝请托也。这是说编修方志的人应该具备并充分发挥三方面的长处,“识”即是卓识,对体例有正确的认识;“明”即是对所掌握的材料具有清晰的认识;“公”即是具有公正的“志德”,谢绝一切不合原则的请托。——摘编自严昌洪《中国近代史史料学》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概括章学诚的修志主张。(5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章学诚的修志主张。(5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804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29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24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35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5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