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九年级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江苏镇江·17) “在帝国的统治下,地中海地区保持了200多年的和平。由于不同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以及贸易的发展,帝国在2世纪进入黄金时期。”材料中的“帝国”是( )
A
亚历山大帝国
B
罗马帝国
C
拜占庭帝国
D
阿拉伯帝国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在帝国的统治下,地中海地区保持了200多年的和平”“帝国在2世纪进入黄金时期”,结合所学可知,罗马帝国在2世纪进入黄金时期,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符合题意描述,故选B项;亚历山大帝国是亚历山大通过东征建立起来的帝国,短暂存在于公元前4世纪,在亚历山大死后不久便分崩离析了,排除A项;拜占庭帝国又称东罗马帝国,395年由罗马帝国分裂而来,与“2世纪”时间不符,排除C项;阿拉伯帝国在8世纪达到极盛,与“2世纪”时间不符,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0·贵州遵义·38)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规定处于国家政治生活中最高地位的是( )
(2018·山东聊城·18)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 )
(2022·山东青岛·29)西欧中世纪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绝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庄园里。有人说,那时的老百姓可能对国界毫无概念,但对村界一清二楚。材料反映了西欧庄园的特点是( )
(2017·湖南娄底·44)雅典民主政治家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为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在此,他强调的是被称为民主政治的( )
(2024·吉林长春·20)比较汉谟拉比和查士丁尼两位君主的历史功绩,正确的是( )
(2016·广东深圳·24)“伯利克里的黄金时代”。下列选项中与这一赞誉相关的是( )
(2019·江苏南京·17)14世纪前后,西欧各国萌发了新的生机。其在经济上的表现是( )
(2020·四川眉山·9)在谈到中世纪留给当代的历史遗产时,有学者明确说:中世纪留给现代社会的最有价值和最丰富的遗产之一——大学,充满了现代精神。此处“现代精神”主要指大学( )
(2015·浙江湖州·11)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下列选项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古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 ②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③西方的“哲学”一词来自古罗马语 ④罗马法是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2024·河北中考·7)在法国、德国工业革命中,政府提倡和奖励科技发明,有计划地派遣技术人员去国外考察,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政府还重视科研和教育工作,促进了科技的繁荣、新发明的推广和应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这反映了促进法、德工业革命开展的重要条件是( )
热门试题
1.
巴黎公社在《告法国人民书》中申明:“通过选举或竞选任命”的“公职人员和公社官吏”,应该是“经常受到监督的、可以更换的”。公社还要求公社委员及各级领导人向人民报告工作,听取群众意见,答复群众质询。此举( )
2.
(2018·江苏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苏北四市一模·7)下列两幅图片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同一战役的不同报道。这说明 中国《点石斋画报·牙山大胜》 日本《风俗画报·成欢大激战之图》
3.
刘邓挺进大别山,战略反攻;《中国土地法大纲》;内蒙古自治区成立:_____
4.
(2018·江西毕业班新课程教学质量监测·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 20世纪50年代,与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我国逐步形成了“统包统配”的劳动就业制度。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制度堵塞多种就业渠道、制约劳动者积极性等弊端渐趋突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积极稳妥地改革统包统配制度。1979年6月,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劳动就业问题是当前的一个突出问题。要广开就业门路,要在全国大、中城市办好劳动服务公司,通过各种形式,陆续把待业人员全部组织起来进行就业训练和劳动服务。1980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劳动就业会议,提出了“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即“三结合”就业方针。198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广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决定》,提出着重开辟在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中的就业渠道。1986年7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四项规定,即《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国营企业招用工人暂行规定》和《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根据这些规定,从1986年10月1日起,国营企业招用工人,“面向社会,公开招收,全面考核,择优录用”;必须实行劳动合同制,废止子女顶替等制度。《国营企业招用工人暂行规定》第二章第五条明确规定:“企业招用工人、应当张榜公布经过考核合格者名单,公开录用。”1995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一次用法律把劳动合同制确定下来,2008年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确立“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 ——摘编自王爱云《我国历史上子女顶替就业制度的形成及废除》 (1)根据材料,概括十-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劳动就业制度发生的变化。(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意义。(8分)
5.
(2024·黑龙江大庆三模·6)1896年6月12日,李端棻向皇帝上《时事多艰,需才孔亟,请推广学校,以励人才而资御侮折》。认为:“人才之多寡,系国势之强弱也”,主张“自京师以及各省府州县皆设学堂”。李端棻奏折反映了当时(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024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6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02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