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九年级下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0·湖南永州·9)如图是1950—2010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下列表述对图中③时段解读正确的是( )
A
美国“新经济”发展快速
B
美国经济陷入低谷
C
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D
美国经济遭遇危机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材料中可以看出,③处于1900—2010年这一时间段,这一时期以知识与信息技术为主的“新经济”快速发展,故A项正确;从趋势来看,③时段的美国经济并没有陷入低俗,排除B项;发展速度放缓是在②时段,排除C项,这一时期美国没有经济危机,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19·新疆自治区·15)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据苏联统计,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与这一成就取得有关的是( )
(2024·四川南充·19)恩格斯曾说:“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他”是( )
(2024·西藏·17)1943年,在某场战役中,苏联人以钳形攻势保卫他们的城市,使围攻的德军变成了被围困者,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该战役是( )
(2018·贵州贵阳·14)二战后,如火如荼的民族解放运动席卷整个非洲大陆.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的标志是( )
(2020·广西柳州·14)科技发明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下列发明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 )
(2023·江苏扬州·17)有学者认为,1914—1918年的这场大战“就像可怕的火山爆发……这场人为大祸留下的痕迹无处不在”。这场大战是( )
如图是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及实践的示意图。空白处应为( )
进入21世纪后,中央政府扩大香港人民币业务,推动内地企业在港上市;支持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中心,在珠海横琴岛建设澳门大学新校区。中央政府的上述举措( )
(2023·辽宁鞍山·25)收集资料、整理分析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某同学收集了“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欧洲实力进一步增强”“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中国的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俄罗斯力求在国际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等信息。据此分析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是( )
(2023·河北·9)自明治元年(1868年)至三十一年,日本政府共聘请外籍专家四千多人,民间团体雇用八千多人。仅1879年外聘专家开支占国家财政支出的2%,这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是少见的。这些外籍专家被主要用在培养日本人才上,一旦日本自己的人才(包括归国留学生)脱颖而出,便及时削减外聘专家人数。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热门试题
1.
北魏统一北方于______年
2.
(2012.重庆文综卷.18)1936年,沈钧儒等人发表《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强调“中国共产党于去年……主张停止内战,联合各党各派,共同抗日救国”。该“主张”最早见于
3.
(2024·重庆高考·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材料一到明代,进入第四个寒冷期,而农垦成风,“墙(明长城)内之地,悉分屯垦”。沙地植被遭到破坏,到万历年间普遍发生了建筑物被雍的现象。万历三十七年(1609),榆林卫中路“东自常乐堡起,西至清平堡止”“俱系平墙大沙,间有高过墙五七尺者,甚有一丈者”。是年闰三月,朝廷调兵两千余人,并招募陕北各州县灾民数百人,历时六个月,长城沿线约120公里积沙被扒除到底并运往远地,“沿边一带,焕然一新,不可谓非大工”。——据韩昭庆《荒漠、水系、三角洲:中国环境史的区域研究》等整理材料二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清末民初有6个堡寨、421个村宅、近10万亩农田遭埋压危害。沙区垦民为求生计,背扛肩挑,移沙造地,垒石防沙护田,散压柴草挡风救苗,依然不改“满眼尽飞沙”“树少不闻鸦”的景象。金鸡滩村马德宽借风移沙造田,或扬沙移丘,或背驮土石压沙,早出晚归,奋战10余年,夺地20余亩,微产杂粮,仍不解贫。——摘编自《榆林市志》材料三1953年后,埃及政府对治沙实施政策扶植,并对各省的土地开发建设局实行系统领导,协调治沙。埃及还成立了专门的沙漠研究中心,从1979年起建立了5个沙漠土地开发技术实验推广示范中心。这些研究机构与推广示范中心紧密配合,研究成果可以很快得到应用。此外,埃及还从联合国、世界银行、中国、美国、法国等组织和国家获取资金、技术、设备及优质种源等。埃及开发沙漠农业的成功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摘编自郝晋珉等编著《中国荒漠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材料四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1984年,国家允许农民承包治理荒地。石光银同海子梁乡政府签订合同,承包治理3000亩荒沙,成为榆林地区承包治沙第一人。三十多年来,他带领乡亲们多措并举,历经千辛万苦,在25万亩荒沙、碱滩上种活了5300多万株(丛)乔灌木,在毛乌素沙地南缘筑起一道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扭转了“因沙致穷”的千年困局。中国对毛乌素沙地的成功治理树立了生态治理的国际典范。——据任仲文编《千秋伟业 百年风华》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陕北治沙的背景及效果。(8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清末民初榆林治沙失败的原因。(4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埃及治沙的历史经验。(6分)(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新中国在毛乌素沙地治沙的意义。(4分)
4.
(2023·辽宁锦州·7)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反映出洋务运动的口号是( )
5.
(2023·安徽“省十金科”高三联考·2)《黄帝内经》曰:“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名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并反复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黄帝内经》中的这一思想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9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51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987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