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九年级下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7·四川雅安·6)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顾部分保守贵族廷臣的反对,宣布废除农奴制度,是因为“若不弃小利,则大利难保”。 材料表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
解放农奴为自由人
B
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C
摆脱国家民族危机
D
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根据所学知识,俄国1861年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再结合材料中亚历山大二世“若不弃小利,则大利难保”故改革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故选D。
相关题目
(2019·浙江嘉兴·7)1863年美国太平洋铁路开始施工。太平洋铁路开工修建时的历史背景是( )
“她像一声惊雷震撼着沉睡的大地,以磅礴的气势向世界宣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将是未来世界的主人!”这则材料评价的是( )
(2020·四川绵阳·37)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一位法国统帅针对某事曾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他针对的是( )
(2020·湖南邵阳·16)2020年5月,黑人弗洛伊德之死导致的抗议活动席卷美国。社会学家认为,美国存在种族歧视现象与美国历史上长期存在奴隶制度有关。19世纪60年代,奴隶制被废除了,但其奴役思想并没有随之消失。对该材料解读错误的是,美国( )
(2018·四川阿坝州·31)1919年,协约国通过长达近半年的讨价还价,确立起战后世界的“新秩序”。确立“新秩序”的主要“和约”是( )
(2023·辽宁抚顺、本溪、铁岭、辽阳、葫芦岛·18)巴黎和会上,列强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给日本,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五四运动。中国代表最后拒绝在条约上签字。该“条约”指的是( )
(2019·山东济南莱芜·23)二战后,美国、日本和西欧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其经济发展共同原因的是( )
(2024·山东日照·22)列宁说:“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这表明凡尔赛体系( )
(2024·山东枣庄·21)如表是一战后各方对某条约的看法,此条约是( )
(2019·四川绵阳·10)习近平说:“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新起点。”下列涉及到改善民生问题的有( )①俄国1861年改革 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③罗斯福新政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热门试题
1.
明人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七载:“今各部之事,皆听命于阁下,所不待言,虽选曹(吏部)有员缺,亦送揭帖与阁,然后注选。此不知胡汪当国时有此事否。夫威权日盛,则谤议日积,谤议日积,则祸患日深。”这说明当时
2.
宋朝时期铜钱因正常贸易或走私向外输出极多,以致国内铜钱流通不足,发生钱荒。史载南宋时有大臣认为“藩舶巨艘……贩于中国者皆浮靡无用之异物,而泄于外夷者乃国家贵之操柄。所得几何,所失者不可胜计矣”。这表明
3.
(2019·重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12)1941年,陕甘宁边区鼓励私人开办工商企业;欢迎民族资本家、海外华侨来根据地兴办实业;在尊重中国主权并且遵守政府法令的原则下,允许任何外国人到根据地进行实业活动。边区政府实行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4.
下图是1901年西方杂志发表的一幅漫画《亚洲的潜在忧患》。刀上的文字是Awakening of china(中国人的觉醒)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5.
1843年魏源评论美国:“数百年来,育奈士迭遽成富强之国,足见国家之勃起,全由部民之勤奋。故虽不立国王,仅设总领,而国政操之舆论,所言必施行,有害必上闻,事简政速,令行禁止,与贤辟所治无异。此又变封建郡县官家之局,而自成世界者。”这表明魏源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5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