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下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9·北京市·8)下图是北京通州辽代墓葬出土的酱釉马镫壶。该壶用北宋定窑技术烧制,造型仿照皮水囊,扁身双孔,便于穿绳携带。这件文物可用于研究( )
A
辽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B
契丹族与汉族的文化交融
C
宋代都市生活的丰富多彩
D
蒙古的崛起与元朝的统一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干,该壶用北宋定窑技术烧制,造型仿照皮水囊,扁身双孔,便于穿绳携带,充分说明了辽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交融。
相关题目
(2024·广东广州·7)隋炀帝认为洛阳地处中原,河运便利,可以解决粮食、物资供应的困难,且其地理位置适中,可以照顾全局。隋炀帝遂于605年下诏营建东都洛阳,其主要目的是( )
(2023·广西·6)在“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志愿者小明参与了市博物馆一个展区的布展。根据下列图片推断这一展区的主题是( )
(2020·四川资阳·3)吴自牧在《梦梁录》中写道:“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既无虚空之屋。”“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和宁门权子外自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者。”材料描述的是( )
(2022·黑龙江鸡西·4)唐代墓葬出土了大量的波斯、阿拉伯、拜占庭等地的金银币。这些出土文物可以用来研究唐朝( )
(2018·山东东营·6)“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明初的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文化“厄运”的原因是( )
(2022·辽宁大连·2)“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中描绘的情景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2024·福建中考·10)明朝在户部设置太仓库,“专备三边军饷”,与皇室的内库有别。明神宗时,皇室的日用、婚丧等花费远超以往,皇帝“数取太仓银入内库”。这导致明朝( )
(2023·山东济南·9)“清朝前期,中国采取了逆时代大潮的国策,完全堵塞了可能给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提供外部刺激的渠道。”文中的“国策”是( )
(2023·海南·6)《耕织图》于南宋问世,经明清两朝帝王不断修订,至清末700余年间,各种版本层出不穷,这种现象反映了( )
(2022·山东滨州·7)历史课上,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分封制、郡县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内阁制、军机处”等关键词,由此判断这节课的学习主题是( )
热门试题
1.
(2017·四川成都·9)纪录片《复兴之路》的解说词中写到:“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种“感受”源自中国( )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 ②近代社会性质的改变③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④满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2.
(2019·海南高考·15)文艺复兴时期,透视、人体比例、解剖学等受到艺术家们的广泛关注。达·芬奇称画家是一切看得见的自然景物的模仿者。这表明,在文艺复兴运动中( )
3.
(2019·浙江4月高考选考·25)有学者认为,二战后某条约的达成“是一种实用的而非意识形态的事业,它寻求加速经济恢复的新路径。……它是把德国融入欧洲各国阵营里的第一步。”这个条约旨在( )
4.
(2019·东北师大附中、重庆一中、吉大附中、长春十一高、吉林一中、松原实验联合模拟考试·29)下图是中国1840—1928年签订不平等条约变化示意图(图8)D到E段变化的客观条件是图8
5.
(2023·四川巴中·6)中国人民历经了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7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