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下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6·贵州黔西南州·6)有这样一部著作,它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学宝库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它还代表了明清小说的最高成就。这部著作是( )
A
《红楼梦》
B
《西游记》
C
《三国演义》
D
《水浒传》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红楼梦》通过描写封建贵族家庭贾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和贵族青年男女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真实。它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答案为A。
相关题目
(2020·广东省·8)白居易在《隋堤柳》中写道:“西自黄河东至准,绿阴一千三百里……上荒下困势不久,宗社之危如缀旒(liü)”与诗句描绘相关的是( )
(2020·四川自贡·4)长城和大运河是书写在中华大地上的一个“人”字。以下两首评价长城和大运河的诗句,涉及的观点较为合理的是( )
(2020·江苏徐州·16)贞观初年,太宗签署了征兵18岁以下身强力壮者的敕文,但文件到门下省,魏征不同意,退回中书,又经御画,中书省再发,魏征还是坚持己见。材料中涉及的制度是
(2019·云南曲靖·3)“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材料中描述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
(2024·德州·5)《中国的边疆治理:挑战与创新》一书中写道:“在长期边疆治理实践的基础上,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式。”与该论述相关的元朝史实是( )
(2018·湖北黄石·6)隋朝开始设置进士科,主要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而唐明重视考诗赋。这种变化直接导致了唐朝
(2023·四川内江·4)10—13世纪,经过300多年的分裂和对峙,中华大地逐渐走向大统一。这一历史进程中,下列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蒙古灭西夏和金朝②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统一③宋太祖和其后继者结束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④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
(2022·江苏苏州·4)1571—1821年间,从美洲运往菲律宾马尼拉的白银共计1亿比索,其中二分之一或者更多一些,通过购买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流入了中国。这种被称为“丝一银”贸易的“全球化”贸易( )
(2018·江西省·2)“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炀帝此举”是指( )
(2018·湖北恩施·16)某班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下列史实反映“经济重心南移”的是( )①南方的水稻已是全国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②东京是当时最大城市,商业繁荣③南方赋税收入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④南方的棉纺业、丝织业等手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热门试题
1.
(2016·江苏徐州高二第一学期期末·19)18~19世纪,欧美的浪漫主义作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艺作品。如“地球(或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自然发怒”等,这些作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追求。这~追求是基于
2.
(2023··7)表2所示是“1862~1911年近代工业发展初期的资本结构形式”。据此可知,晚清时期表2
3.
(2014.福建文综.23)如果要给图9设置一个主题,准确的是
4.
(2021·山东省)遗址能为已经消逝的文明或者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北京人遗址为我们提供的历史见证是,北京人已经( )
5.
(2022·高考全国乙卷·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日本颁布“外资法”等一系列法规,加强对技术引进的管理。政府有关部门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列出鼓励进口和限制进口的技术项目,对私人企业的技术引进加以指导。其后,日本政府逐渐放宽引进技术的管理和审查标准。企业决定引进方式和内容,并承担引进过程中的一切风险,所引进的技术主要来自欧美。1962年到1966年,在企业提出的技术引进申请中,有90.4%获得了批准。——摘编自王永生《技术进步及其组织——日本的经验与中国的实践》等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即确立发展科技的方针。1956年,国家制定12年科技规划,明确提出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应该首先掌握世界现有的先进科学成就,在开展国际科学合作时应力求自力更生。在技术引进方面,50年代,由苏联援建、成套供应设备的项目共计304项;由东欧各国援建、成套供应设备的建设项目共116项。引进成套设备的同时,还重视引进科学技术、人才、资金和管理经验。1960年,苏联政府决定撤走全部在华专家。这以后,我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摘编自杨德才等《二十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史稿》等材料三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面对着严峻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重点突破国防尖端技术。中央确定我国国防尖端科技的发展,要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方针,强调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培养人才,掌握技术。——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日两国技术引进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日技术引进呈现不同特点的背景。(12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经验。(5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024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6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02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