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下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8·辽宁沈阳·3)清政府一些官员认为台湾土地狭小、人口稀少,设立地方政府要靠朝廷供养,浪费粮饷,主张放弃台湾岛。大臣施琅劝告康熙帝,没有台湾,东南沿海不得安宁,虽然边远,其实是沿海要害所在。于是,康熙帝决定设立台湾府管理台湾。上述材料表明清朝设立台湾府的目的是( )
A
接受汉族文化
B
发展海外贸易
C
巩固东南海防
D
鼓励官员进谏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题干的“大臣施琅劝告康熙帝,没有台湾,东南沿海不得安宁,虽然边远,其实是沿海要害所在。于是,康熙帝决定设立台湾府管理台湾。”表明台湾是东南沿海要塞,为了巩固东南海防,康熙帝在1684年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由此可知,清朝设立台湾府的目的是巩固东南海防。故C符合题意;接受汉族文化与题干材料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发展海外贸易的说法错误,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海外贸易。故B不符合题意;鼓励官员进谏与题干材料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相关题目
(2023·江苏连云港·4)《全球通史》谈到:“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文中“商业革命”指( )
(2019·江苏盐城·3)南宋时,临安城周围有一批具有卫星城的功能的市镇,如下图,这些市镇各具特色,如湖州是著名的米市,其他还有水市、菜市、柴市等,由此可知当时( )
(2019·甘肃定西·3)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这样评价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褫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他评价的是( )
(2023·四川雅安·4)唐中宗时期,吐蕃赞普迎娶金城公主,金城公主带去了大批丝绸锦缎、龟兹乐,以及各类工匠、艺人,在西藏建立礼佛等制度。该事件( )
(2022·内蒙古赤峰·5)某同学撰写的地方史小论文中出现了“西域都护、安西都护府、伊犁将军”等关键词。据此判断,他主要研究的地区应是( )
(2014·黑龙江牡丹江·6)一位南宋抗金名将认为“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便可太平”,这位名将是( )
(2022·内蒙古通辽·2)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康熙帝设置台湾府的共同之处是( )
(2018·江苏连云港·22)为“还我河山”,上中图历史人物率部抗击( )
(2014·山东济宁五四制·8)诗词作为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③“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④“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⑤“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2022·湖北荆州·3)据统计,唐朝共取士近3万名,平均每年取士约100名;宋朝共取士11万5千余名,平均每年取士约360名。宋朝在科举取士上的做法( )
热门试题
1.
(2019·福建南平二模·24)古人认为:为人君父不懂《春秋》,会蒙受罪魁祸首的恶名;为人臣子不懂《春秋》,会因为篡狱而留下死罪的名声。这反映古代中国
2.
(2024·河北衡水学三模·16)下图是1970—2010年西方七国(G7)国家支出和财税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示意图。据图示内容可知( )
3.
(2024·山西·13) 1918年,李大钊接连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热烈欢呼“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这些文章写作的国际背景是(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明中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达,江南出现一个显著的消费群体——商人。他们“精食馔,鲜衣服,丽车栋,婚丧嫁娶,下至燕集,务以华缛相高。”经济富裕的士绅更是铺张浪费,不仅居室“城中富室之家,多高堂广厦,杂用诸色植木,周围绕以砖墙。”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普通民众“男子服锦绮,女子饰金珠,皆僭拟无涯,逾国家之禁。”——摘编自欧磊《明代中后期奢侈风气差异特征论》材料二中国被迫卷入西方经济体系后,外国商品就开始大量进口,引发了民众抵制外国商品、保护本国经济的国货运动。一战前,各大民间商业行会成立各种推动国货运动的团体,提出“……多一份呢绒,即少用一份国货,少用一份国货,即损我国家一份利源。”一战后,国民政府也开始重视国货运动,1928年,孔祥熙提出“征集全国出品,陈列展览,以示奖励而资观摩”的设想,得到商业领导人、学生及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国货运动通过区分“国货”与“洋货”,将民族观念与消费文化联系起来,最终塑造了近代民族国家。——摘编自孙燕《从国货运动探究消费主义文化发展》材料三“一五”计划时期,党中央多次发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深入、全面的节约运动。短短5年,全国完成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达550亿元,工业总产值超过原定指标的17%以上,平均每年以18%的速度向前发展,积累资金909.2亿元,并把它全部用到生产和建设事业中。而且,节约运动还向人民群众进行勤俭建国、勤俭持家的教育,也要求党政军群负责人员视察、休养、旅行时,地方不许接送、宴会和送礼,鼓励各级干部脱鞋下田,参加劳动生产。同时,节约运动要求工业企业订立各种技术规程与操作规程,不仅要完成计划数量指标,还要完成质量指标;企业领导必须把节约的任务摆上重要日程,在学习生产管理的同时,必须学会财务管理。——摘编自孙钦梅《“勤俭建国”:节约运动与一五计划的实施》(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中后期社会消费领域出现的新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初期中国国货运动日益高涨的原因。(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五计划时期大力开展节约运动的意义。(8分)
5.
(2024·重庆高考·12)1500年前后,英格兰商业以本地市场为主。17世纪初,英格兰大多数地区,社会因商业活动空前联系在一起。这在不断发展的长途贸易中尤为显著,农产品和手工业品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远方。17世纪中叶,很多农村家庭已经与伦敦等大城市联接在一起,他们或是生产者,或是消费者,或两者兼备。材料表明近代早期英格兰(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7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