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下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山东威海·4)谚语、民谣因其鲜明的时代特征而具有史料价值。某朝代出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苏湖熟,天下足”“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等谚语、民谣。该朝代是( )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这反映的是宋朝文人地位高于军人,体现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体现的是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暗示着民众对寇准的喜爱与期望,他们认为只有召回寇准这位老资格的官员,才能够治理天下,让国家恢复稳定和繁荣,可知,此朝代应为宋朝,故选B项; 唐朝没有重文轻武的政策,排除A项; 寇准是北宋时期的宰相,排除C项、D项。
相关题目
(2023·江苏泰州·11)“它设立于雍正年间,为清代所独创,它直接听命于皇帝,随时承旨,随时草诏办理。”材料反映了清朝( )
(2022·江苏泰州·28)唐宋之前,中国图书只有手抄本,同一种图书的复本相当少,但唐宋以后市面上的图书数量逐渐增多,图书出版业慢慢兴盛起来。引起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2019·山东青岛·12)某班同学在学习《明朝的统治》一课时,准备编写一个关于朱元璋的历史课本剧,剧本中不应该出现的是( )
(2018·湖北恩施·16)某班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下列史实反映“经济重心南移”的是( )①南方的水稻已是全国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②东京是当时最大城市,商业繁荣③南方赋税收入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④南方的棉纺业、丝织业等手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2017·黑龙江龙东【森工·农垦】 ·2)以盟约的方式达成和解是解决纷争的方式之一。结束宋辽之间战争状态的盟约是( )
(2019·山东菏泽·5)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下列措施中最符合这一治国理念的是( )
(2022·甘肃兰州·8)张平同学正在网上下载“张骞、玄奘、郑和”三人的相关资料进行专题学习,下列选项符合该专题题目的是( )
(2022·宁夏·3)唐代长安城的规划体现了天子的绝对权威,城市建筑的条理和规整是国家法律和公共秩序的具体表现。宋代东京城的规划设计,土地如何使用是朝廷首先考虑的问题,开设有商铺的街道取代了之前有墙的城坊。从唐到宋都城设计理念的变化体现了( )
(2020·辽宁沈阳·2)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在中国抗击疫情最困难的时候,国际社会所给予的支持和帮助。下列事件为中外交往作出贡献的是①北魏孝文帝改革 ②鉴真东渡 ③文成公主入藏 ④郑和下西洋
(2022·山东临沂·5)宋代大幅度增加了科举取士的名额,确立了三年一次的考试制度。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这种情况告诉我们( )
热门试题
1.
图3所示是一幅题为“欧洲福利制度光环褪色”的漫画。该漫画意在说明“高福利”图3
2.
如图是某学者著作中一个章节的子目录。据此判断,该章节的主题足( )
3.
郑观应在19世纪80年代提出:“兵之并吞祸人易觉,商之掊克敝国无形。我之商务一日不兴,则彼之贪谋亦一日不辍。纵令猛将如云,舟师林立,而彼族谈笑而来,鼓舞而去,称心餍欲,孰得而谁何之哉!”这一思想( )
4.
(2019·浙江教育绿色评价联盟高三适应性考试·8)《中国古代一思想家认为:“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上述言论出自
5.
表1为不同史籍关于汉代察举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08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7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