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专题练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7·广东珠海高三摸底·10)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根据孙中山“节制资本”的思想,开始创办国家垄断企业,致力于民营资本无力或不适合经营的领域,如能源、军工、航空等,到1936年已经形成了规模优势。从客观角度看该做法( )
A
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
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模式
C
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D
践行了节制资本的思想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材料中国家垄断企业是致力于民营资本无力或不适合经营的领域,因而不会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故A项错误;国家干预经济模式是美国罗斯福新政时开创,故B项错误;因为20世纪20—30年代世界各国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均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因而中国发展国家垄断企业顺应了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故C项正确;践行节制资本的思想是发展国家垄断企业的主观目的,非客观效果,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2014.重庆文综.5)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 ②降低了生产成本 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 ④扩大了原料来源
(2024·山东名校联盟高三4月模拟·14)二战期间,许多被压迫民族的人民参加了反法西斯的战斗,他们对帝国主义的反动本质有了深刻的认识,还学会了打击敌人的战术和方法;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放松了对殖民国家的经济控制,为了满足战争的需要,在殖民地和附属国开办了与战争有关的工矿企业,这些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这意味着( )
(2012.福建文综卷.19)15世纪学者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这反映了在该地
(2008·山东文综·12)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 )
(2009.广东文基.21)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超过了农业税收,原因是
甲午战后,英法把争办川矿作为第一位目标,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经济投资,而更多的是政治因素。据此可知,英法争办川矿意在( )
(2010.安徽文综.17)邓小平曾将一张飞乐音响公司股票作为礼物赠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范尔霖。依据图5中的信息判断,当时的中国图5①已经出现了股份制企业 ②开始建立股票交易市场③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 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2007.海南单科.19)20世纪初,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的一场变革。它
(2013.海南单科.24)1958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大规模地搜集全国民歌》的社论,各地报刊纷纷开辟民歌专页、专栏,仅半年时间,全国正式出版的民歌集就近800种。数月内旅客们在上海列车段“旅客意见簿”上写下的诗歌达5300多首。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热门试题
1.
李贽主张“因材”“并育”,“各从所好,各骋所长”。李贽的这些言论( )
2.
(2022·广东省梅州市一模·21)【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威廉二世在19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推行“世界政策”,宣扬“德意志要成为世界帝国”,并要积极获取“阳光下的地盘”。“世界政策”也成为德国开始走上对外殖民扩张道路的标志。到一战前夕,德国的殖民地遍布全球,工业经济的总量及其技术先进程度方面已超过英国而居于世界第二位,人口已从威廉二世刚继位时不足5000万增长到了6800万。此时的德国已经成为在全球举足轻重的工业大国,作为欧洲大陆实力最强的崛起国。德国的“世界政策”打破了原本就艰难维持着的欧洲均势,让原本就对统一后的德国十分警惕的英法两国产生了更加严重的危机感,为一战埋下了隐患。——整理自张涛《威廉二世“世界政策”失败的根源及启示》(1)概括德国推行“世界政策”的背景。(6分)(2)分析德国推行“世界政策”的影响。(6分)
3.
(2018·山东淄博一模·29)1894年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到1912年1月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夕,他则倡导包括满族在内的“五族共和”。这种转变说明
4.
1903年8月10日《大公报》曾发表一篇文章,其内容摘要如下:“北京自庚子乱后,城外即有玉楼春洋饭店之设,后又有清华楼。近日大纱帽胡同又有海晏楼洋饭馆于六月十七日晨开张。盖近年北京人于西学西艺虽不知讲求,而染洋习者正复不少,于此可见一斑矣。”据此可知,文章意在( )①说明北京普遍开设了西餐馆 ②探讨北京人讲求西学西艺状况③反映北京人当时的崇洋心理 ④记录北京风土人情的基本面相
5.
下图反映的是1934~1936年中国部分华商企业发展状况。图中数据的变化主要表明(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