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专题练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1·北京东城区高一第一学期期末·4)《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
统一度量衡
B
设立太尉
C
设立御史大夫
D
设立丞相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荀子主张“人主”要通过设置“守司”明白国家各地的情况,即要设立监察机构,秦始皇设置御史大夫,负责监察,故选C项;统一度量衡是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排除A项;太尉负责全国军事,排除B项;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0·广东佛山一模·31)实现“耕者有其田”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基本任务。到1952年底,除了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和台湾地区之外,全国农村约有3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被分到土地。这表明
(2021·山东菏泽高二第一学期期末·5)明朝前期,内阁“不过文学侍从”、“其重亦止于票拟”。到万历年间,内阁阁臣“虽无宰相之名,实有赞襄之责”“举天下国家之务,无巨无细,有一不问阁臣者乎”。这表明明朝内阁
(2024·江苏南通二模·9)图2为1972年出版的年画《贫下中农的好医生》,描绘了一位女医生到社员家中出诊的场景。该画旨在宣传( )
(2015.四川文综.4)1893年,驻外公使薛福成在《出使日记》中写道:“总理衙门大臣萃毕生之全力以经理交涉事务者,殆鲜其人。或以官高挂名,或以浅尝自喜;或骤出骤入,听其自然。一闻《海国图志》《瀛寰志略》两书之名,尚有色然以惊者。”这主要反映了
(2022·浙江高考·2)孔子整理编订的古代文化典籍《诗》《书》《礼》《乐》《易》《春秋》,除《乐》毁于秦火,其他五部经典传承至今,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下列关于五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2013.四川文综.10)1960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反殖民主义宣言》,尽管没有国家投票反对,但是还是有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国投了弃权票。这些国家弃权的主要原因在于①不愿意放弃过去的殖民利益 ②已感受到非殖民化趋势③希望建立新的国际政治体制 ④更专注于同苏联的冷战
(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4)图5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2021·山东青岛胶州高二第二学期期中·3)封泥是古代信函文书封缄的实物遗存,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下图为秦“右丞相印”封泥,在下列研究主题中,它最适合用来研究秦代
(2017·山东滨州一模·24)李零在《绝地天通:研究中国早期宗教的三个视角》中谈到:“中国礼仪的特点是,它既拜神,也拜人,早期是拜‘天、地、祖’,晚期是拜‘天、地、君、亲、师’。总趋势是‘天、地’淡出,下降;‘祖’变成‘君、亲、师’,上升。”由此可见,中国的礼仪
(2021·海南天一大联考高二第二学期期末·3)韩非将历史分为上古、中古近代和当今四个时期,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变化的,一步步走向进步。据此可知,韩非
热门试题
1.
(2015.四川文综.3)“词”在两宋的发展胜过“诗”,被看作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原因可能有①节奏感强,形式更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②对仗工稳、句式齐整,适于言志和述怀③能合乐歌唱,贴近市民生活,群众基础广④不断变革、创新,风格多样,佳作迭出
2.
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强调国人应重视文物搜集,“以考进化之据”,“以证吾国之文明”。20世纪20年代以后,学术界进行了一系列考古发掘,推翻了西方学者“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谬论。这深刻反映了近代我国文物观念( )
3.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其主要依据是( )
4.
(2024·山东日照三模·3)唐显庆四年(659年),唐高宗颁布《显庆姓氏录》,规定只要做官进了五品,就可以列入其中。这是由政府公布的士族等第的权威名录,被列入名录的有245姓、287家,较之唐太宗时减少48姓、1364家。此举旨在( )
5.
(2020·四川眉山·2)在建立汉政权前后,刘邦分封了7个异姓诸侯王,如韩信为齐王,英布为淮南王。但后来,他以各种理由诛杀了其中6个异姓王。刘邦剪除异姓王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7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