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专题练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1·浙江“衢温5+1”联盟高一第二学期期中·2)下表所示是孔子、墨子和韩非子的思想主张(部分)关于这些思想家及其主张正确的是
A
都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
B
都表达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诉求
C
都有期盼国家统一的理念体现
D
具有强烈的“民本主义”色彩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孔子意在尊天子,建立等级尊卑的“天下有道”的社会,墨子主张尚同——百姓“上同于天子”,韩非子主张尊君、“一”,都指向“统一”“尊君”,故选C项;孔子为春秋后期人,排除A项;孔子为没落贵族,墨子代表下层平民利益,排除B项;韩非子提倡君主专制,控制臣民,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0·山西太原二模·34)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在广大居民中大力提倡住房公社居住形式,“住房公社”由单独的一间间房间以及公共厨房、公共食堂、幼儿园、浴室、理发馆等公共场所组成。这一居住形式反映了
(2022·浙江省温州市高二上期末考试·23)麦加毕佐斯说,我们设法从一个反复无常的君主的统治下挣脱出来,却又使自己陷于桀骜不驯的粗野乡民统治之下,那是愚不可及的事。让我们从我们的公民中精选一批最优秀的人物,把国家政权托付给他们,那么最高明的决议就会通行于全国。麦加毕佐斯的主张最接近于
(2019·北京高考·12)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据此可以判断
(2022·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期中·8) 下图为清朝前中期人口变化示意图。造成图中所示变化的原因是①清朝社会在长时期内相对稳定 ②康熙和雍正时期赋税制度变化③多种经营和经济作物广泛种植 ④甘薯、玉米等高产作物的种植
(2007.山东文综.14)图9是1953年版人民币10元券背面图案,图案的设计理念体现了 ①民族团结原则 ②民族平等原则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创立 ④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2018·重庆高三11月调研卷·25)南北朝时期,夷夏之辨尤为激烈,南北方政权都以中国正统自居,讥讽斥责对方为“夷狄”、“僭伪”,这一现象折射出当时南北方
(2024·江苏高考·9)图2为陈奇峰1951年创作的漫画《不让盗窃分子破坏》。该画意在( )图2
(2020·湖南益阳高二第一学期期末·5)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决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决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这体现他主张( )
(2017·湖南常德二模·35)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材料说明不结盟运动国家( )
(2024·江西高考·6)1855年,在华外商共1038人,比1837年增加了3倍,分属于219家洋行。西方商人还在开放口岸投资办厂,由此产生了依附于外国商人的特殊阶层买办。据此推知,买办阶层是( )
热门试题
1.
(2018.11·浙江高考·9)有学者指出:“今日没有人会替一手持枪、一手兜售毒品的恶霸行为辩护;但这一众所认同的观点,依旧未把毒品本身当作问题的关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人们不应忘记,近代历史上,以维护可耻的毒品贸易为目的发动的两次侵略战争发生在
2.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论道:“拥有事实的理论一定是能够征服人心的理论……成批……的人们,正是通过这一中介而最终成为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中介”是
3.
1834年英国《济贫法(修正案)》将“低于舒适原则”确立为基本原则,即不论家庭大小和生活支出多少,金钱救济绝对不能超过社区独立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水平。它规定,一律停止对济贫院外所有壮年男子的救济。这些规定反映出英国
4.
(2016.海南单科.20)1942年,中共中央规定:“一切尚未实行减租的地区,其租额照抗战前租额减低百分之二十五”“在游击区及敌占点线附近,可比二五减租还少一点,只减二成,一成五或一成。”这一规定旨在
5.
(2022·广东省一模·21)【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阿富汗地处亚洲腹地,是连接中亚、西亚、南亚和东亚的十字路口,境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二战结束后,苏联和美国都想把阿富汗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这使得阿富汗政局长期动荡不安。1979年阿富汗发生政变,亲苏的塔拉基政府倒台,苏联当局于是直接出兵阿富汗。苏联此举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1980年1月14日,联合国召开紧急特别大会,以104票赞成、18票弃权的压倒多数票通过决议,要求苏联从阿富汗撤军。美国甚至采取一系列措施予以对抗,如对苏联实行谷物和先进技术禁运,推迟批准限制战略核武器条约,增加军费开支等。此外,美国政府还“授权中情局秘密援助阿富汗反对亲苏政权的穆斯林游击队”。1986年11月13日,苏联最终决定从阿富汗撤军。撤军从1988年5月15日开始,到1989年2月15日,苏军全部撤出了阿富汗。持续近10年的阿富汗战争使苏联蒙受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戈尔巴乔夫甚至称之为“流血不止的伤口”。——摘编自白建才《论美国对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政策与隐蔽行动》(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出兵阿富汗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出兵阿富汗的后果。(6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7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