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专题练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3.江苏单科.4)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了
A
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B
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
C
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
D
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从题干材料信息主要体现的是:在扬州商人经营盐铁致富,购置房产,不在回归家乡。AC在材料中无法体现,D与历史史实不符,也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正确答案选B。
相关题目
(2016·江苏单科·21)(12分)历代王朝的商业政策蕴含着一以贯之的经济思想,也会因时代变化而作出调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人民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但文、景时期,抑商政策中之“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的规定一直未取消。 材料二 在西汉中前期,出现了“用贫求富”的热潮。求富最有效的途径是经商。经商也有经商的学问,商人们把“求利”看做是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说法。为了求利而总结的经验,有“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还有“以末致财,用本守之”等。 ——以上材料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汉文帝“惠商”政策的做法和成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国至汉文帝统治前“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及其经济后果。(6分) (2)据材料二,概述西汉中前期的“求富”观念。(3分)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抑商”和“惠商”的关系。(3分)
(2010·安徽文综·19)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
(2008·海南单科·17)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 )
(2021·湖北省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调研·10) 这次会议是专门讨论非洲事务的,但却没有任何一个非洲国家参加。在这次历时104天的国际会议上,各列强在非洲的势力范围得到初步确认,为日后帝国主义列强完全瓜分非洲提供合法性。这次会议( )
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为“扩张的时代”。此时期西方国家对外扩张的主要目的是
(2011.江苏单科.19)2011年5月1日深夜,“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许多国家发表声明,对此表示支持,并强调世界各国应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由此可以看出①反恐斗争有赖于国际社会的合作 ②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化的主要障碍③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由此被铲除 ④恐怖主义依然是国际社会的公敌
(2024·广东湛江一模·10)下图是创作于新中国某一时期的宣传画《热爱苏联工程师》。这一时期应当是( )
(2024·山东师大附中模拟·15)20世纪70年代,墨西哥、巴西、委内瑞拉、智利等国凭借自身丰富的石油矿产资源及国际石油价格提升等优势,大量举借外债以推动本国发展;进入80年代后,在美国的带动下,国际贷款利率升高,且居高不下,引发了拉美庞大的债务危机。上述材料反映了( )
(2014.上海单科.29)右图是某一时期的宣传画,它宣传的是
(2022·天津高考·4)辽都上京城由北部的皇城和南部的汉城组成,皇城是契丹皇帝和贵族理政、生活之地,皇城内除宫城外还有官署、孔庙和佛寺;汉城为汉人、商人、使节等居住之所。这样的都城布局体现了
热门试题
1.
(2017·内蒙巴彦淖尔·9)习近平用“五个创造性地”总结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所做的重要贡献,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其中的“创造性的革命道路”是指( )
2.
(2024·山西晋中三模·8)20世纪50年代,评剧《刘巧儿》风靡全国,拒绝包办婚姻的“刘巧儿”唱出了人们对婚姻自主的向往,也成功宣传普及了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婚姻法》。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 )
3.
(2023··3)司马迁在《史记·吕太后本纪》中评价政治斗争手段颇为残暴的吕后时认为:“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民务稼穑,衣食滋殖”。这反映出司马迁
4.
(2025·广东肇庆9月联考·4)唐代军队编制有严格规定,《旧唐书·地理志·一》中就有记载,开元边军十节镇兵额,可资佐证。玄宗后期,出于平叛的需要,朝廷不仅明令一些地区募兵抗敌,而且允许各地募兵自守。这一变化( )
5.
澶渊之盟于_____年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28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56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847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53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