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专题练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0·浙江文综·17)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
A
格物致知
B
发明本心
C
知行合一
D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抓住关键词“理学”、“支离”。人民版必修三教材“宋明理学”一课中,讲述南宋思想家陆九渊批评朱熹的理学过于“支离”,说了很多,却不能使人树立起对儒学价值的坚定信念。因此,他反对埋头书册,主张于人生日用处直接体悟,“发明本心”,以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地。由此可见,这里的“甲方代表人物”指陆九渊,乙方代表人物为朱熹。“格物致知”是朱熹的思想;“知行合一”是王守仁的思想;“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即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这是二程的思想,排除A.C.D三项。
相关题目
(2015.天津文综.7)右图为美国特种部队游骑兵75团的徽章。徽章下方有国民革命军“青天白日”图案和“缅甸之星”标志,这一设计最能体现的史实是
(2009·江苏单科·9)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论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理解不正确的是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把一空间命名为“集市社会”,它有如一个蜂窝,每一个蜂窝以一个市镇为中心,由此向四方伸展出一些小路(有时是水路),通向周边的一二十个村子;村落无法构成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活单元。这种“集市社会”体现了 ( )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5)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2024·湖南高考·15)1919年,美国总统威尔逊表示:“世界大战要求毫不延缓地研究劳资关系中出现的困难,迫使我们把自己家里的事情整顿好。坦白地说,在没有承认工人长期为之斗争的基本权利之前,是不可能经常地、稳定地调整好劳资关系的。”这表明( )
(2022·浙江省云峰联盟高三联考·19)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目的是使宗教文化世俗化,使科学文化与宗教神学相分离,最终建立资产阶级独立的思想文化体系,而宗教改革的目的是夺取天主教会的领导权,使政教分离,最终建立资产阶级的新宗教。材料最能反映( )
(2024·八省八校(T8联考)高三联考一湖南卷·3)下图为山东滕州黄家岭出土的汉画像石拓片。在拓片中,上格为“迎谒”和“锻冶”图,下格为一个包括耕、耱、种的综合农耕场面。该拓片可以用来说明汉代( )
(2008·广东单科·25)毕加索曾注意形容自己的艺术风格:“让优美绝灭吧!”这种艺术风格是
(2009.江苏单科.13)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一做法①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 ②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③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 ④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2021·山西怀仁高一第一学期期末·7)武则天在与唐高宗共同执政时下诏修订《氏族志》,明确规定“皇朝得五品者,皆升士流”。到中唐以后出现“冠冕皂隶,混为一区” 的情況,特别是自安史之乱以后,有不少平民出身的土卒因军功得授五品官以上官秩,上升为士族。这从侧面反映了唐朝中后期
热门试题
1.
(2008.上海单科A组.6)“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这几句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2.
(2008.全国文综Ⅰ.21)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3.
1935年,美国最高法院因为《全国工业复兴法》授予联邦政府管理州内贸易等权力违宪宣布该法无效;1937年,最高法院认为联邦政府有权监管任何涉及州际贸易的劳资关系,否定了琼斯一劳克林钢铁公司对《全国劳工关系法》侵犯各州权力的控诉。这一变化反映出( )
4.
1955年,中共中央决定按照“停、缩、发”的方针对农业生产合作社进行整顿,区别不同地区的情况,或者暂时停止发展,或者适当收缩,或者在巩固中继续发展。该举措旨在
5.
下表为1858—1866年中外部分条约文本所用的法定文字情况统计。据此可推知(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599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5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296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0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