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专题练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19世纪后期,清政府驻外使臣发回的上奏主要是政治与外交内容,从1903年开始,驻外领事与商务委员陆续从海外寄回了大量的商务报告。这种变化表明()
A
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加强
B
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C
清政府经济政策发生变化
D
实业救国已成为社会共识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本题考查清末民主革命风潮的经济因素(清末新政)。十九世纪后期,清政府驻外使臣发回的上奏主要是政治与外交内容,从1903年开始,驻外领事与商务委员会陆续从海外寄回了大量的商务报告,说明清政府对经济的重视,也说明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故C正确;19世纪后期还是政治内容,无法说明经济侵略加深,商务报告增多说明清政府主动调整政策,而不是由于列强的原因,故A错误;BD讲的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内容,和材料主旨清政府不符合,故BD错误。故选C。
相关题目
(2021·江苏高考·1) 有学者认为,《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是供学习为吏者使用的识字课本。其末尾附录的两条魏律(颁布于公元前252年)规定:商贾和经营客店者“勿令为户”,不分给他们田地、房屋;派其从军,杀牛犒赏全军时,不给他们肉吃。由此可见
(2012·安徽合肥八中第四次月考)康熙年间大力推行鼓励垦荒的措施,至乾隆时已经是“人民户口百倍于前。地无不耕之土,水无不网之波,山无不采之木石,而终不足以供人之用。”以下各项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2022·山东省淄博市高三模拟·4)唐代初期釆用府兵制,征兵对象主要是均田农民,农民忙时务农,闲时参加军事训练,国家打仗时随军出征,自己携带粮食和武器。唐玄宗时,政府改行募兵制,由国家招募职业军人,提供军饷和装备,招募的兵士由专门的军官训练和指挥,长期服兵役。唐玄宗改行募兵制是基于( )
(2008.山东基能.44)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②鞠躬尽痒.死而后巳③位卑未敢忘忧国 ④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010·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2020·湖北宜昌高三元月调研·28)20世纪初,文献中使用“绅商”一词时,多分指绅士和商人两类人。但是随着“绅士和商人在新的经济基础上进一步渗透、融合,有时二者已是浑然一体,难分彼此,变成某种亦绅亦商的、兼具绅、商特征的独特群体。”这表明
(2017·北京高考·21)图9取材于欧洲画家斯泰达努斯的画作《新发现》(NOVA REPERTA)图中所描绘的新发现( )
(2021·福建三明三模·4)武则天临朝称制期间,宰相中科举出身的只有韦思谦等四人。但到武则天称帝期间,仅明经、进士出身者就激增到二十人,占这个时期宰相总数的一半左右。这种变化说明了
(2015.北京文综.12)“苟无事迹,虽圣人不能做《春秋》。苟不知其事迹,虽以圣人读《春秋》,不知所以褒贬。”《四库全书总目》中这段话体现的史学原则是①秉笔直书 ②言必有据 ③论从史出 ④以小见大
在鸦片战争前后,国内用棉还靠印度输入补充,但19世纪60年代以后棉花出口剧增,从1868年的58万两激增到1895年的1000余万两。这一变化反映了( )
热门试题
1.
(2022·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期中·22) 关于津巴布韦的巨石建筑群,19世纪欧洲殖民者主观地认为当地黑人根本不能修建这么宏伟的建筑。后来经过考古学家系统调查、发掘和综合研究,确认巨大的建筑群是该地黑人文化的典型代表。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 )①立场和偏见影响历史解释 ②考古成果为历史研究提供了证据③非洲具有辉煌的文明成就 ④欧洲殖民侵略导致非洲文明衰落
2.
(2023··1)史书记载:公元前517年鲁昭公伐季氏,事情已经快要成功,因叔孙氏的家臣竭力主张援助季氏,结果竟把昭公赶出国去;季氏的家臣阳虎拘囚家主,放杀异己,偷盗国宝,据邑叛变。材料说明这一时期
3.
(2020·安徽合肥一模·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我国古代天文学因其功能的重要,历代统治者都设立专门机构和官员以司其事,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和法律条文,接纳朝野研究者充实官办天文学的实力,且从财力上给予足够的支持,从而构成了相当稳定、持久的天文学运作机制。《夏小正》记述了一年中十二个月的星象、物候、气象以及所应从事的农事、政事等。在西周时期实施一种颁朔制度,周天子每年依据史官观象预推每一月朔的日期,连同相应的政事向全国上下发布,全国范围内行使统一的历日制度。春秋战国时期,历法同天命、皇权联系起来。至汉代,我国已形成自己独特的天文历法体系。《汉书》中指出,历法要顺应天道,合于天行的客观规律,并以之治天下。唐宋天文学发展迅速,僧一行的《大衍历》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历法,形成了我国成熟的历法体系。宋代时全国约有十座大型浑仪。元代李谦在所拟《领授时历诏》中指出:“钦天授时为主国之本”。明清学者对律吕、大衍等历本的思想、利弊及影响做了很好的总结。——摘编自陈美东(中国古代天文学思想》材料二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促使天文学从宫廷走向民间,从官员学者走向普通民众。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天文算学馆,随后各地新式学堂破土而出,天文、物理、化学等西方科学列入课程之中。国人主动翻译西书,出现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等官方机构和大同译书局、南洋公学译书院等民间机构,出版包括天文学在内的西方自然科学书籍。中国学者自编学堂教科书以及识字、歌谣、名物等读本,创办《申报》、《新闻报》等报刊,创作新式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承载西方近代天文学知识,冲击传统封建旧识。至此,深藏在皇宫内院的天文学“飞入寻常百姓家”。——摘编自叶璐《晚清天文教育与天文启蒙》(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天文学的功能和特点。(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天文学出现的新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3分)
4.
经济交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在浩浩荡荡和充满矛盾的全球化过程中,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休戚与共,合作才能共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1651年,英国议会颁布《航海条例》,这是此类保护主义措施中的第一个。该法案规定:凡进入英国或其殖民地港口的商船,必须是英国或该殖民地所有,其船员只能是该船所属地的臣民;欧洲商船可以进入英国港口,但只能携带本国商品,配备本国船员。随后几年,英国通过与荷兰的战争以及和瑞典、丹麦、葡萄牙等国签订商约,为资产阶级的对外贸易开辟了道路。——选编自林肯·佩恩《海洋与文明》、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材料二二战后,联合成为欧洲一些政治家的共识。1946年,丘吉尔在一次演讲中指出:“我们必须创建一个类似欧洲合众国的组织……其结构将使单一国家的物质力量变得不那么重要。小国将与大国平起平坐,并通过对共同事业的贡献来赢得尊重。”“重建欧洲大家庭的第一步必定是法德之间的伙伴关系。”只有联合,欧洲才可能复兴。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签署条约,引入了一种全新的一体化方式。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上述六国就关税税率达成一致。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欧盟成立,12个国家同属一个组织,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摘编自法布里斯·拉哈《欧洲一体化史(1945—2004)》材料三回顾关贸总协定(GATT)和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发展历史,多边贸易体制从建立到不断完善,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支柱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从GATT1947临时适用一直到1961年狄龙回合以前的多边贸易谈判,GATT只有33个主要国家,乌拉圭回合则达到124个参加方。截至2008年,WTO成员有153个。WTO自成立以来,在完善和实施乌拉圭回合协定、建立健全的多边贸易体制构架、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以及加强有效解决贸易争端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摘编自曹建明等《世界贸易组织》(1)阅读材料一,概括英国为开辟“资产阶级的对外贸易”道路所采取的方式。结合所学,指出英荷战争的性质。(5分)(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1951年六国签署的条约名称及“全新的一体化方式”的核心内容。以20世纪为限,概括欧盟成立后一体化继续发展的重要表现。(5分)(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说明WTO为什么能够“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5分)
5.
有学者指出,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英国出现了拥有立法权、司法权、征税权等主权属性的“新君主”,并认为英国“新君主”是“民族团结的象征、民族志向的中心和民族敬畏的对象”。据此推断,英国的“新君主”(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03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64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0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