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专题练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浙江绍兴一模·7)观察下面结构图,中间“圆圈”空白处填写最为合适的是
A
晚清政府洋务新政的推行
B
中国开始融入世界市场中
C
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D
新的商业经营方式的出现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由结构图中的“股票”、“股票公司”、“中国通商银行”、“百货公司”等可知,这意味着新的商业经营方式出现,故选D项;材料中只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属于洋务新政的内容,其他都不是,且A也与题目主旨不符,排除A项;中国开始融入世界市场是在鸦片战争后,这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排除B项;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应该表现为耕织分离、纺织分离,题干中的示意图没有与之相关的信息,新的商业经营方式出现才是其主旨,C项与题目主旨不符,排除C项。
相关题目
(2024·湖南高考·4)敦煌文书多见唐中叶以后的雇工契,如唐宣宗大中八年(854)某人雇长工,契约中写明工期和酬劳,规定受雇者必须认真劳作,不得旷工,“若先悔者,罚青麦十驮”。由此可推知当时( )
(2020·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第二次素质测试·33)表1英国从欧陆商品进口统计(单位:千英镑) 表1是17世纪末至18世纪英国从欧陆的商品进口统计数据(除爱尔兰),由此可知英国
(2019·海南高考·10)1935年12月,中共中央的一份报告指出:民族资产阶级和地主买办阶级是有区别的,地主买办营垒内部也不是完全统一的,“我们要把敌人营垒中间的一切争斗、缺口、矛盾,统统收集起来,作为反对当前主要敌人之用”。这一报告表明, 当时中国共产党
(2020·华大新高考联盟高三1月教学质量测评·25)秦末,“天下苦秦久矣”,但在推翻秦朝的战争中各地的表现不同:表现最激烈的是南方的楚人,其次是齐和赵,再次是韩、魏、燕;至于关中秦地,则完全没有发生反秦暴动。由此可知
(2017·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月考五·4)晋人张载在《榷论》中说,政府选拔人才时“碌碌然以取世资”,因此,一些具有卓越才能的人“直将伏死嵚岑(高峻的山峰)之下”!这反映了该时期
(2020.1·浙江高考·1)《诗经·大雅》祭祀乐歌有谓:“文王在上,於昭於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文王陟(升)降,在帝左右。……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诗文形象地反映了西周的政治风格。下列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①神权与王权结合 ②“传贤”演化为“传子”③以旧邦维护政治联系 ④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2011.上海文综.8)为迎接201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同学们围绕“博物馆与记忆”的主题搜集到一组中国古代器物图片(见下图)。并制作了如下标签:①商代兽面乳灯纹鼎②5000~4000年前良渚文化玉琮③新石器时代磨制工具石斧④战国曾侯乙编钟。上述标签与下组图片自左至右对应的顺序是
(2008.江苏单科.7)如果看到右侧漫画,下列人物中最为愤慨的可能是
(2010.浙江文综.21)阅读表5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表5 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①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 ②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 ③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 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2024·广东汕头高三一模·1)读图1:图1:仰韶、龙山时代出土铜器地点分布图图1可说明,这一时期黄河流域( )
热门试题
1.
下面是《群众日报》刊登的中国共产党某次重要会议胜利召开的新闻报道。这次“重要会议”召开的主要目的在于( )
2.
(2024·重庆高考·2)北魏均田令规定,奴婢按编户民标准授田,但要求“奴从耕,婢从织”。北齐均田令规定“奴婢限外不课田者皆不输”。隋承齐制,大业元年(605)又规定“除妇人及奴婢、部曲(依附民)之课”。这意味着( )
3.
表1为宋神宗元丰年间丝织品(万匹)和丝绵(万两)租税额和上供额的数据(部分)据此可知,当时( )表1
4.
罗马法(12分)某学生学习“罗马法体系”一课后,产生了疑问:古罗马的奴隶是否确如书上所说,被“排斥在法律对象之外,不具有任何权利”?为此,他查找了资料,并撰写了如下读书笔记:①奴隶指在罗马社会中不具有自由人身份的人,在法律上被视为物;奴隶的身份可能因出生、受到刑事处罚或在战争中被俘所致;奴隶可以被解放而成为自由人。②奴隶的释放问题是罗马法中重要的一部分。③《十二铜表法》中就有相关的条文。④表明当时即已存在释奴现象。共和末期至帝制前期,随着罗马版图的扩大,释放奴隶的现象更加普遍。帝国大法官小普林尼的书信中就有释放一大批奴隶的记录。历史学家指出:“在罗马法中很普遍的一个观点是:虽然奴隶制度是一种合法的社会制度,但它是和‘本性’相矛盾的”,有古罗马大法学家就认为:“从民法的观点来看,奴隶是什么也算不得的。但是根据自然法来看便不是这个样子。从后者的观点来看,一切的人都是平等的”。由此看来,……资料来源——《罗马法词典》《十二铜表法》第五表第八条、第十一条《小普林尼关于释放奴隶的书信三封》科瓦略夫《古代罗马史》问题:(1)上述“资料来源”中,哪些为一手史料,哪些为二手史料?(4分)(2)在笔记的第一段中,哪些是对事实的陈述?哪些是该学生的评价?(4分)(3)请你帮助这名学生解释罗马帝国释奴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4分)
5.
(2024·江苏南通一模·2)在成都至昆明出缅甸达印度途中,研究人员发现了许多佛教遗物。其中,在巴蜀地区的乐山、彭山一带有着东汉时期的佛教造像,印度风格较浓厚,而这些造像在当时的北方地区尚未发现。这一研究成果可以用来说明(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7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