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山东日照高三上校际联考·15)20世纪某一时期,国际社会面临以下主要问题。在此形势下
A
亚非会议召开
B
联合国成立
C
不结盟运动诞生
D
区域集团化兴起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结合所学知识,为了加强第三世界国家的协调和团结,维护民族独立,进一步开展反殖反霸斗争,广大的亚非国家召开了亚非会议,进一步扩大了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故选A项;联合国主要由英法美苏等少量大国创立,而且联合国在创立初期深受美国的影响,排除B项;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民族国家的团结和合作,并未对反殖反霸做出明确规定,排除C项;区域集团化兴起的标志是西欧的联合,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5·东三省高三上12月调研·7)如图是延安美术工作者彦涵于20世纪40年代初创作的新年画《身在曹营心在汉》,当时在晋东南前线阵地广为散发。作者意在( )
(2018·江西南昌一模·46)(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3年10月,美、英、苏3国外长在莫斯科举行会议,为3国首脑的会晤做准备。会议准备就成立战后国际组织问题发表一个《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美国国务卿赫尔认为,除美、英、苏3国外,还应将中国作为宣言的签字国。但英国外交大臣艾登对此持冷淡态度,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则认为,中国外长没有参加会议,会议的宣言自然是3国宣言,不能将中国作为宣言的签字国。赫尔强调:“为了维护联合国家统一的精神,把中国包括在内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将在战争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大国排除在外,则对联合国家的统一将产生极为有害的心理效应”;而且“我国政府认为,如果在宣言问题上由美、英、苏3国将中国摒弃,那就极有可能在太平洋地区在军事和政治两个方面都引起极为不利的反应”。最后,英国和苏联方面同意。10月30日,中、美、英、苏4国政府代表在莫斯科正式签署了4国《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该宣言第一次正式宣告4大国一致赞成战后成立一个维护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 ——摘编自《傅秉常日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坚持将中国作为原始签字国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签订的影响。(9分)
“天子有天下谓之天下,诸侯有国谓之国。然有国者不可以称天下,有天下者或可以称国。故诸侯谓之邦国,天子谓之王国”。该材料主要说明
(2018·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一模·34)作为西方强国的美国从世界史的角度认识到苏联正以一切努力推进社会主义制度,因而改变原先那种对待德国的敌意态度,而视其为一个未来的政治伙伴。为此美国
法国画家库尔贝(1819~1877年)曾说:“为了画出真实,画家的眼睛应该盯着现实,他应该用眼睛来看事物,而不是用项背。”下列与库尔贝观点相近的是
(2023··3)兴起子北魏的关陇集团因籍贯大多位于陕西关中和甘肃陇山得名,主要是由汉人豪族和鲜卑权贵共同组成的集合体。集团中人人则为相,出则为将,影响直至唐朝。西魏、北周、隋、唐多个王朝的建立者出自或推称出自这一集团,他们在政治上结成一体,又都与鲜卑独孤氏联姻。这一现象
(2019·江西上饶重点中学高三六校第二次联考·35)美国“高科技”革命爆发后,学者一般把由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主的经济向以知识产业为主的经济转变的过程,称之为“非工业化”,如图所示现代工业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由此可知“非工业化”
(2024·福建南平塞三模·16)2023年1月,美国财长耶伦访问非洲国家期间,要求赞比亚按照美国要求重组国家债务,以获得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贷款。赞比亚境遇在非洲国家广泛存在。这说明( )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爱琴海成为雅典的“内海”,雅典的属邦贡赋占其财政收入的70%以上。公元前1世纪,罗马一跃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海”。罗马人依靠强大的海军,牢牢控制着地中海地区的制海权。这表明古希腊罗马( )
“每年一度的不满意测试……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成为偕主的台阶。”据此可知雅典
热门试题
1.
(2019·黑龙江大庆·14)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主题应该是( )
2.
1932年,罗斯福竞选基金的25%来自银行家和经纪人的捐助。1936年,罗斯福第二次竞选,从25%下降到4%。罗斯福曾说:“有组织的大财团,在美国历史上……紧紧抱成一团,反对一个总统候选人,这还是第一次!”下列哪项措施最易导致上述现象
3.
(2016·湖南长沙一模·24)周武王伐商,是利用了商朝士卒的临战前倒戈而取得胜利的。周公将之总结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周朝贵族对周之所以取代商这一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这一思考带来的结果是
4.
(2019·安徽皖江名校联盟第二次联考·3)宋仁宗时,以“宰相自用台官,则宰相过失无敢言者矣”为理由,收回了宰相对台谏官的举荐权,使谏官的监管对象扩大到包括宰相在内的公卿百官。宋仁宗此举
5.
“楚弓楚得”的典故出自《说苑·至公》。欧洲学者在17世纪用拉丁文给《论语》作注时,认为中国人心胸宽广、有君子之德,援引了这一典故,但将其中的“弓”换成了西方骑士惯用的“盾”。这说明(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28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56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841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53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