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6)开埠之初,各口岸进口的商品多是少数人问津的“奢侈品”;之后,棉布等日用品的进口量大增,并逐渐占据进口商品的主导。这一变化说明当时
A
列强加强了对华的资本输出
B
传统自然经济结构开始解体
C
民众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增强
D
崇洋媚外的风气已甚嚣尘上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外国商品输入量,尤其是棉布等大众消费品的进口量增加,说明民众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故选C项。材料所述为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并非资本输出,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结构已经开始解体,排除B项;民众采购棉布等消费品,并不能说明其崇洋媚外,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19·河南洛阳一模·22)1962年,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戴高乐宣称:“选举总统的人民已经把国家不可分割的权力完全赋予总统,除了总统授予并维护的权力以外,不存在任何其他的权力,包括内阁的权力,民政的权力,军事的权力和司法的权力……”这表明当时的法国
(2025·河北承德高三上联考·9)下表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公司注册数量及资本额。据该表可知,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历史意义在于( )
(2018·四川蓉城名校联盟高一第一学期期中·2)《礼记》记载: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豆:古代盛食器具)这表明当时
(2018·湖南衡阳一模·46)(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二战后德国赔偿政策是战后美国对德政策乃至全球冷战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因为对欧洲事务缺乏成熟的心态,同时因为一战后,失败的德国赔款政策带来的沉痛教训,美国在德国赔偿问题上,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二战结束前,时任美国财政部长的亨利·摩根索出台了一份非常激进的方案:摧毁或拆除德国所有可能用于战争的一切重工业;德国只被允许生产日用消费品;对德国最重要的矿区鲁尔区实行“非工业化”。“摩根索计划”由于过于严厉而不具备可操作性。1945年7月,美、英、苏三大国首脑齐聚波茨坦,美国首次提出了“分区赔偿”原则。他建议各大国在自己的占领区内索取赔偿。二战结束后,德国在内政外交上紧随美国,1946年,出于与苏联对抗的考虑,美国确立总的原则是放宽对德国工业的限制,从削弱德国转变为复兴、扶植德国经济,将德国尽快纳入西方世界的体系之中。至此,美国对德政策已发生根本性转变。 ——据桂莉、孙文沛《美国二战后对德国赔偿政策的演变》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对德赔偿政策的变化并说明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德政策变化产生的影响。(7分)
(2024·陕西安康、商洛、榆林二模·1)西周中后期,周宣王不顾大臣的反对立鲁武公次子戏为储君。鲁武公死后,戏即位为鲁懿公,后来鲁人杀懿公而立武公长子括之子伯御。伯御因未得到周宣王的承认而被周宣王所杀,伯御成为西周鲁国唯一一个没有获得王室谥号的国君。这表明周宣王时期
(2019·山东青岛高三上学期期初·4)钱穆先生说:“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中国……较之前代莫不有变。”对材料中关于宋代社会状况的认识,理解正确的是
国民党“一大”宣言中规定“国民党之主张,则以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殖荒微,以均地力。”由此推断国民党
表1中的史料反映了秦代表1
(2024·山东菏泽二模·11)“继地理大发现之后的科学发现让人们找到了一种信念——乐观主义……人们坚信,只要稍加思考就能将世界从罪恶、愚昧和迷信中解放出来……并指明了通往新人间天堂的方向”。这一方向是( )
(2024·重庆一模(主城区)·5)某学者指出:李贽的言论,读者很容易看出他所反对的事物,但不容易看出他所提倡的宗旨。该学者意在强调李贽的思想
热门试题
1.
1981至1995年,我国集体农机站逐步解散,国家对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的直接投入逐渐减少,农机平价柴油供应等优惠政策逐步取消,大中型拖拉机和配套农具保有量停滞不前,田间机械利用率低,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缓慢。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2.
(2024·山东泰安二模·15)图3是《世界经济千年史》中1950—1998年美国与其他国家人均GDP水平的双边比较图。 图3根据所学判断,A.B.C三国分别对应的是( )
3.
(2024·河北邢台一模·9)1947年4月,中共中央哈尔滨特别市成立哈尔滨特别市爱国自卫战争牺牲烈士纪念堂、纪念塔兴建委员会,提出建设东北烈士纪念馆和东北抗日暨爱国自卫战争殉难烈士纪念塔。1948年3月又动工修复道里兆麟纪念公园。这表明( )
4.
(2023·四川乐山·1)典籍承载中华文脉,思想塑造轴心文明。下图所示典籍记录了中国古代一位教育家的思想。这位教育家是( )
5.
(2025·湖北高三联考·2)下表为楚国“出奔(逃亡)”“来奔(投靠)”中“流亡公子”统计表(部分)。据表可推知春秋时期(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