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5·陕西榆林高三模拟·20)据中共中央研究室资料:“1956年与1952年相比,国营经济由19.1%上升到32.2%,合作社经济由1.5%上升到53.4%,公私合营经济由0.7%上升到7.3%,个体经济由71.8%下降到7.1%,资本主义经济由6.9%下降到接近于0%”。这些变化说明新中国( )
A
国营经济比重明显上升
B
经济结构出现显著变化
C
商品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D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956年与1952年相比,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所占比重上升,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所占比重上升,结合所学可知,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结构出现显著变化,故选B项;国营经济比重上升只是材料中数据反映的一个方面,不能全面概括材料,排除A项;20世纪50年代我国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排除C项;材料主旨强调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与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无关,排除D项。
相关题目
“经世致用”是中国儒学的优良传统之一,而爱国“经世”又是明清实学思潮处于高潮时期的主要特征。一批杰出的思想家,以天下为己任,反对封建专制的腐败统治,竭力主张进行改革,反对和批判宋明理学的空疏教条学风,要求学用一致、经世济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只要政府开明,他倒不在乎政府的权力有多大。他所说的开明政府,是指向懒惰和愚蠢开战,使教士处于从属地位,允许思想自由和宗教自由,促进物质和技术进步事业的政府。”文中的“他”是指( )
17世纪之前,利物浦只是一个小渔村。1688年后,英国的海外贸易进入持续发展时期,各地的商品、原料源源不断流入利物浦。18世纪末,利物浦人口增长了几十倍,在以利物浦为中心半径200公里的区域内,集中了全国大约60%的重工业。这一区域也成为英国大中城市最集中的地区。利物浦的发展变化反映出( )
1933年6月,《红色中华》发出“关于经济动员的新的号召”,呼吁“苏区党团工会贫农团全体动员起来”,举行节省经济竞赛,为完成退还80万公债而斗争。仅1933年6月一个月,胜利、上杭、兴国、瑞金等12个县退还公债数额总计达十万余元。这说明( )
(2024·吉林五校高三联合模拟·9)下图为国共双方兵力增减对比图表,从战略态势上看,人民解放军即将进入
考古发掘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下表是西周遗址发掘出土的农具情况统计(部分),据此可以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
铁路修建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对下表信息解释正确的是( )中国近代东西部铁路对比①铁路修建受到地形因素的影响 ②近代中国铁路分布严重不均衡③铁路分布与列强侵略密切相关 ④中国已基本实现自主修建铁路
图1所示是来自某历史学者的统计。他试图以此说明魏晋时期( )图1
宋代以后,乡绅成为古代社会的重要阶层出现,崇祯年间,邓藩锡知福建龙岩县,因得罪“权绅”被朝廷左调至浙江嵊县;江南乡绅甚至与知识分子组成的东林党相抗衡、成功阻挠李三才入内阁,此类事件在明代极为常见。可见明代乡绅
(2025·全国“学习杯”模拟·8)新文化运动的启蒙思想也注意到启蒙张扬个性一面,但并未像西方启蒙运动一样进入到深层的理性与自由去揭示启蒙意义,而是把启蒙定位于科学与民主这样一种外显的范畴。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 )
热门试题
1.
(2023·河南南阳高三上期中·5)15世纪前后,意大利的许多市民虽然十分蔑视和反感腐败的教会,但是对日常生活中的宗教仪式却采取了默认态度并坚决维持,他们的生活方式就是以世俗享乐满足肉体需要,以宗教活动满足精神需要。这说明当时
2.
(2011.海南单科.4)《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述,元朝时“所有契丹人,即契丹省的居民,都被迫离开旧都而迁居新都”。这里的“契丹省”指的应当是
3.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于______年
4.
(2010.安徽文综.15)图3 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漫画《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它表明
5.
《左传·襄公十四年》记载,“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辅助)……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这说明(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59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48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296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0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