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答案:
(20分)(1)说明:保甲长(乡官)的地位下降:政府权力对基层渗透的加强。(乡村自治色彩的削弱)(4分)原因:科举制的推行;官僚建制的完善;中央集权的加强;宗族势力的发展。(4分)(2)评述: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实行行政、教育、军事组织合一的保甲制度,集中了人力、物力、财富,强化了抗战的物质基础;但他们坚持反共的立场,加强了对农村的控制;加剧了国民党的腐败,加重了农村的贫穷与动荡;为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失败埋下伏笔。(8分)(3)特征:权力下乡(把基层纳入国家政治管理的轨道);官治与士绅、族长自治相结合;对乡村实行严密控制和资源抽取;民生低下,民权被严重压抑。(4分)
试题答案:
1)第一小问说明,由材料一“官派乡官,多由地方贤达人士充任”、“乡官甚至可以通过察举制度进入中央官僚系统”和“背靠政权的保甲长在乡村的影响力不及拥有功名的士绅与基于血亲伦理的族长”等信息可得,保甲长(乡官)的地位下降;由材料一“保甲建制近似县级政权的派出机构,其管理者近乎沦为县级官员驱使的差役,同时还要侍奉地方士绅”可得,政府权力对基层渗透的加强(或乡村自治色彩的削弱)。第二小问原因,由材料一“影响力不及拥有功名的士绅”可得,科举制的推行;结合所学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知识可知,宋代官僚建制的完善和中央集权的加强是重要原因;由材料一“影响力不及”“基于血亲伦理的族长”可得,宗族势力的发展。
(2)首先要注意审题,评述要求有述有评、先述后评,同时要注意评价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辩证原则,既要看到其积极的一面,也要看到其局限性或者消极影响。具体来说,积极之处表现在,国民政府实施的保甲制度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尤其是全面抗战爆发后,由材料二“保甲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规定十户为甲,十甲为保,执行管、教、养、卫任务”可得,国民党实行行政、教育、军事组织合一的保甲制度,这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财富,从而强化了抗战的物质基础;其消极之处在于,由材料二“主要进行党化教育”、“防止共产党势力渗入”可得,他们坚持反共的立场,由材料二“保甲长的主要职责是征兵、征工、征粮、征款”可得,加强了对农村的控制;由材料二“获得了滥用职权和从中揩油的大好机会”可得,加剧了国民党的腐败,加重了农村的贫穷与动荡;综合来看,这为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失败埋下伏笔。
(3)从乡村治理的地域范围、治理的主要力量和方式、治理的内容及其结果等角度思考作答。具体来说,从国家乡村治理的地域范围来看,权力下乡(把基层纳入国家政治管理的轨道);从参与治理的主要力量和方式看,官治与士绅、族长自治相结合;从治理的内容来看,对乡村实行严密控制和资源抽取;从治理的结果来看,民生低下,民权被严重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