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8
·广东深圳一模·
30)
表
2
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工业产量的统计表。表中所述现象
A
为抗日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
B
得益于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C
反映了官僚资本对经济的控制
D
加剧了中国工业结构的不合理性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考点】抗日战争 【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1927—1936年重工业得到较快发展,这为抗日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故A项正确;表中所述现象是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的表现,故B项错误;官僚资本在抗战时期逐渐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材料也无法体现官僚资本对经济的控制,故C项错误;民族工业以轻工业为主,材料所反映的重工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国工业结构的均衡发展,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2020·湖南长沙一中、长郡中学、师大附中、雅礼中学四校第一次联考·32)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认为:“奴隶绝不比自由人卑劣,因为他有着一个正直的灵魂。”智者阿尔西达马也说:“上帝使人人生而自由,而自然则从未使任何人成为奴隶。”这些思想
(2024·江西赣州二模·5)明朝以前,作为中央机构的户部,掌天下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其属仅有四司。而明清时期的户部,按地区划分辖司,下设十三个清吏司,各掌其分省之事,每司下属四科。这说明明清时期( )
柏拉图认为,我们对那些变换的、流动的事物不可能有真正的认识,我们对它们只有意见或看法,我们唯一能够真正了解的,只有那些我们能够运用我们的理智来了解的“形式”或者“理念”。这表明柏拉图
1877年至1883年间,在上海资本市场上以官督商办名义募集商股的中小矿业公司至少有16家。上海《字林沪报》在报道1882年上海的资本市场时说,凡开矿公司如荆门、徐州等处,“一经禀准招商集股,无不争先恐后,数十万巨款,一旦可齐”。上述现象说明( )
(2024·江西鹰潭二模·9)1935年12月,某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决议指出:当前时局的基本特点是日本帝国主义正准备并吞全中国;中国人的惟一出路是向着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汉奸展开神圣的民族战争;党的策略路线是发动、团结与组织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该会议( )
(2024·山东济南三模·10)1980年,江苏省社队机械工业发展迅速,产值占到了全省机械工业总产值的24%,引发了社会上关于社队企业三挤(以小挤大,以新厂挤老厂,以落后挤先进)的批评。这侧面反映了( )
(2023·贵州六校联盟联考·2)《黄帝内经》所言:“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药王孙思邈也曾言:“人命至重,有贵干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上述材料说明了
(2021·山西太原高三上学期期末·12)1907年湖北一些新式学堂学生“服洋服”“冠洋冠”几于所见皆是,湖北代行学司黄伯雨不堪忍受,斥之为陋习,向政府申请严禁。这表明当时湖北地区
有史学家提出:东方文化较高诸邦,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其意在说明( )
阅读下表,由此可知( )1967—1974年贵州省社会总产值(单位:亿元)
热门试题
1.
(2024·浙江宁波二模·10)17—18世纪,欧洲一些学者呼吁“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其中一位学者主张将国家权力分为“制定法律的权力、执行公共决议的权力以及裁决罪行或个人争端的权力”。这位学者是( )
2.
(2023·四川攀枝花·2)宋朝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瓦子是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勾栏内商业广告琳琅满目。这反映了宋朝( )
3.
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戊戌变法时期,改革科举制度的主张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梁启超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改革科举制度的方案。他的上中下三策从总体上是要解决旧的科举考试不求实际、摧残人才、于世无补的弊病,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上策是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中策则存科举之名,同时设立各种实学考试;下策是对考试内容作本质的变更,摒弃过去八股取士的做法。这样就会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 ——摘编自李喜所等《梁启超传》 材料二 康有为代人草拟上疏,请废八股。光绪帝虑及各种变法的奏章多为保守大臣反对,此疏交付廷议必引起大哗。于是决定不付廷议,径下诏:自下科始,乡、会试及岁科各试,废八股,改试策论。后依张之洞建议,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会试亦如之”。迂腐的读书人对此“惊怪不知所为”。书商则“乘时射利,猎取中外时报,补缀成篇,标以俗名,如《三场要诀》之类,获利亡算”。 ——摘编自杨松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要求改革科举制的背景。(5分)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戊戌变法时期的科举制改革。(5分)
4.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史上,日本曾长期吸收中国文化,它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的改革是( )
5.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促进了文化的空前繁荣,涌现了许多大思想家,对后世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促进了我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发展。其中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的主张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