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答案:
孔子素以“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为“圣德”,力主“泛爱众”,“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体现了孔子的富民、利民主张。“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说明孔子的富民、利民主张在“泛爱众”的思路上陷入了平均主义的泥淖中,但是在奴隶制向封建制急剧变革的时代,他的“均无贫”只能成为高高悬起的奋斗理想,失去了现实意义,A项错误。“省力役,薄赋敛,则民富矣”,说明孔子把富民视为治国安邦的重要手段,但是否有效不得而知,B项错误。根据“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说明孔子的平均主义思想带有劝导为政者节制对人民的搜刮、减轻小农负担的积极意义,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教化民众,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