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卢梭认为,人民的意志不可分割,民主制度下每个公民都应参加立法,国家最高权力是人民的总的意志的体现,这样的权力只能保障人民的利益而不能损害人民的利益。据此可知卢梭( )
A
赞扬英国民主政体
B
宣扬天赋人权思想
C
支持君主加强专制
D
反对三权分立学说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据材料“卢梭认为,人民意志不可分割”可知,他反对“三权分立”学说,故选D项;结合所学知识,卢梭主张民主共和制,因而反对英国政治体制,排除A项;天赋人权是指人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材料反映的是主权在民思想,排除B项;结合所学卢梭主张共和制,反对君主专制,排除C项。
相关题目
1951年12月,中共中央就提出:“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二十年时间来完成中国的工业化。完成工业化当然不只是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但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向前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材料说明中国领导人( )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避难上海的德国犹太画家白绿黑以质朴的木刻版画形式,创作了大量体现社会底层黄包车夫的作品(如图)。这反映了( )
路德认为,基督徒作为个人属于信仰的世界,每个人都为自己的信仰负责。世俗世界里,个人必须服从世俗权威。无论信仰世界还是现实世界,都是上帝创造,因而都不可违背。这种主张在当时受到德意志各封建诸侯的普遍欢迎,主要是因为它
大多数史学家都认为唐朝的两税法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以下史实能够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
(2018·湖南衡阳一模·46)(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二战后德国赔偿政策是战后美国对德政策乃至全球冷战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因为对欧洲事务缺乏成熟的心态,同时因为一战后,失败的德国赔款政策带来的沉痛教训,美国在德国赔偿问题上,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二战结束前,时任美国财政部长的亨利·摩根索出台了一份非常激进的方案:摧毁或拆除德国所有可能用于战争的一切重工业;德国只被允许生产日用消费品;对德国最重要的矿区鲁尔区实行“非工业化”。“摩根索计划”由于过于严厉而不具备可操作性。1945年7月,美、英、苏三大国首脑齐聚波茨坦,美国首次提出了“分区赔偿”原则。他建议各大国在自己的占领区内索取赔偿。二战结束后,德国在内政外交上紧随美国,1946年,出于与苏联对抗的考虑,美国确立总的原则是放宽对德国工业的限制,从削弱德国转变为复兴、扶植德国经济,将德国尽快纳入西方世界的体系之中。至此,美国对德政策已发生根本性转变。 ——据桂莉、孙文沛《美国二战后对德国赔偿政策的演变》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对德赔偿政策的变化并说明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德政策变化产生的影响。(7分)
(2019·湖南长郡中学、雅礼中学、长沙一中、师大附中8月联考·29)1912年2月17日,南京临时政府在剪辫通告中规定:“如有逾期不剪者,即将其公民权剥夺,并严加惩治。”这说明,当时南京临时政府
(2021·山东菏泽高三上学期期末·10)20 世纪50年代,有的领导人认为中国很快就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喊出了“跑步进入社会主义”的口号。党的十三大提出,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体现了
(2023·湖南常德一模·1)中华文明探源工程2004年正式启动,下面是其基于考古发掘材料取得的部分成果:这一工程( )
(2019·四川达州一模·29)有人指出:明清以来,商人总是或热衷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这主要反映了
(2024·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三模·11)1952年初,毛泽东就美国在朝使用细菌武器作出指示后,中国病理学家李佩琳、吴在东致信李约瑟,呼吁英国科学界共同制止美国开展细菌战;医学家方石珊、细菌学家陈文贵分别在多个国际场合对美国开展细菌战进行了控诉。这表明此时( )
热门试题
1.
东汉末年,刺史逐渐“总一州之权”,不仅拥有行政、财政大权,还掌控军事力量,成为地方的最高长官。这( )
2.
(2019·广西名校高三第一次联考·33)史仲文的《世界全史》提到:英国18世纪初期,制铝、制盐等行业已成为资本集中的工业;1750年,在煤铁工业中雇用数百人的大规模生产比比皆是。英国当时所存在的经济和技术的平衡,已经达到在市场推动下工业能够不断自行扩展的程度。据此可知,英国
3.
(2007.江苏历史.3)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该水利工程的始建者是
4.
下图是位于长江下游的良渚古城遗址平面图。观察此图,你能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
5.
(2018.4·浙江高考·6)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文明传承不仅从未中断,而且内涵丰富。下表所列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