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秦汉墓葬和居延、敦煌等地所见简牍显示,当时的行政文书流通量很大,文书种类很多,文书的制作、传发、保密制度相当严密。据此可知,秦汉时期( )
A
社会治理机制已相当完备
B
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加强
C
士人阶层的政治地位上升
D
统一局面下文治色彩浓厚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秦汉墓葬的简牍显示行政文书流通量大、种类多且制度严密,表明当时在文书管理方面有一套较为完善的体系,文书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折射出整个社会治理机制已相当完备,故选A项;行政文书制度只是国家治理的一部分,仅从文书情况不能得出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排除B项;士人地位上升与察举制、独尊儒术相关,材料未涉及士人参与行政或政治地位变化,排除C项;文治色彩比较浓厚的是宋朝,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19·广东广州二模·34)1921年,苏俄政府通过法令规定,在土地国有化基础上上稳定现行农民土地占有形式,国家机关不得以平均地产或组织集体农庄等理由收回农民占有的土地,如果因建立果圃、实验站等特殊用途需要占用农民土地,也必须给农民同等份额的土地相交换。这一法令
(2024·湖南师大附中二模·14)英国经济学家约翰·穆勒在1848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中认为,遗产是一种“不劳而获”的财产,巨额遗产应当收重税;资本家可以将企业利润按一定的百分比奖励给劳动者,并建议劳动者与资本家合伙经营,或自行建立合作组织。他的这一观点( )
中国手工业者自唐宋以来就有行帮,它不是维护劳动者利益的组织,而是封建国家强加于手工业者的一种编制。到了明清时期,行帮已成为手工业者长期习惯了的组织,因而具有更大的约束力。按照行帮的规定,原料分配、产品规格、学徒帮工的人数、销售的市场和产品的价格都要受到限制。由此可见明清时期( )
1280年在佃户的反抗逼迫下,西欧某处庄园法庭指控处罚一封建领主:领主开垦了一块赤杨林地称之为伯利·芬,并且在那儿本属于村民的土地上隔离出一块地方,仅供领主使用,本来村民在那里可以在任何时间进行公共放牧的。上述材料说明西欧( )
(2018·百校联盟全国Ⅰ卷4月联考·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他(杜亚泉)认为,近代以来,由于达尔文、斯宾塞进化论等所谓西方唯物主义学说的输入,引起了中国社会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急剧变化,而这个变化总的趋向不是积极的而是消极的。……他认为,近代国人学习西方的一大缺陷,就是完全模仿西方文明而缺乏以固有的“国性”进行必要的整合。……也即如何从中国“国性”出发,对外来文化进行必要的整合,以建立中国“独立之文明”的问题。 ——摘编自《新文化运动时期杜亚泉、陈独秀关于中西文化的论争》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闸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9·浙江余姚高三第一次选考科目模拟·12)《尼克松回忆录》记载“我知道,在1954年那次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现在)我走下阶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与此相关的史实是
(2023··2)《后汉书·礼仪志》载:“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铺之糜粥……王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为饰。”图1所示为四川成都市郊曾家包汉墓出土的画像石(局部),画中一位老人手扶鸠杖坐于树下,房内走出一人捧送食物。上述史料可以说明,汉代图1
唐朝末年的韦昭渡,属京兆韦氏,咸通进士。却被宦官田令孜讥讽为“在中书则开铺卖官,居翰林则借人把笔”;至于裴枢,出自“代袭冠冕”的河东著族闻喜裴氏,咸通进士。更只被军阀朱温及其心腹视为“衣冠宿望难制者。”材料表明士大夫群体( )
(2020·广西桂林一模·27)《水浒传》被一些官员咒为“诲盗之书”;清代俞万春作《荡寇志》,以108好汉都被杀死来作结;清政府曾三禁《水浒传》。材料中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
某学者认为,近代前期中国的投资按行业分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竞争型,比如纺织、采矿和轮船运输业等,主要由清政府创办;另一类是依附型,比如缫丝、榨油和小型机器工业等,主要由私人创办。这两类行业( )
热门试题
1.
(2024·湖南省雅礼中学三模·16)当今世界全球经济的动力在于消除不利于货物和资本流动的障碍。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不顾及国家边界,但国际政策努力调和各国相互冲突的目标,依然强调国家边界的重要性。这体现了当今世界( )
2.
(2024·湖南省雅礼中学三模·10)1989年国务院下发《关于严格控制民工盲目外出的紧急通知》,要求“民工不要偏听一些人的片面宣传和鼓动,盲目外出寻找工作。”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这些政策( )
3.
(2019·安徽皖江名校联盟第二次联考·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 中国的县制,“渊源于周、雏形于春秋、确立于秦”。两千多年来,世事沧桑,王朝更迭,治乱循环,地方制度屡经变化,而县制基本保持稳定,历行而不废,长期担负着基层政权的职能。从秦汉到明清,在历史的长河中,县级政府的权力呈逐渐被削弱的趋势,并且非个性化色彩越来越浓厚。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指出了当时县制存在的三点弊端:州县官员缺乏充分的施政权力,官员行政效能低下;吏胥把持州县行政,“官治”变为“吏治”;乡村社会散弱,缺乏健康的社会机体。——摘编自武君婷《中国县制的历史演进及社会功能》材料二 20世纪初,清政府开始时州县行政进行整体性改造,基本思路一是“官治”,即国家派官设治,包括扩充和健全州县国家行政,建立乡镇一级国家政权,以将地方社会各种经济、社会、文化事务的兴办和管理纳入国家行政的轨道;一是“自治”,即在国家行政之外,或在国家行政的基本框架内另建一个相对独立的“以本地人、本地财办本地事”的行政系统。这些蕴含着近代县制萌芽的措施拉开了中国县制近代化的帷幕。——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县制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清末县制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原因。(10分)
4.
北魏孝文帝任命元桢担任长安镇都大将、雍州刺史。出任前,孝文帝称赞元桢“孝行著于私庭,令问彰于邦国”。并告诫他到任后要绥抚饥民,切勿“恃亲骄矜,违礼僭越”。这反映出孝文帝( )
5.
(2023·四川雅安一模·12)表1 德国与英国海外投资占总净资本的百分比(单位:%)据表1可推知,当时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5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