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天津河西区二模·5)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该章程规定自高等小学以上,毕业考试结果分最优、优、中、下、最下五等,一般中等以上者都获相应的奖励出身,并被授以官职或得以升学。该章程的颁布
A
使科举制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B
推动了近代选官制度的转变
C
有利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
D
奠定了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据材料“该章程规定自高等小学以上,毕业考试结果分最优、优、中、下、最下五等,一般中等以上者都获相应的奖励出身,并被授以官职或得以升学。”可知,新的学堂制度有助于推动古代科考选官向近代学堂选官转变,故选B项;科举制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是在1905年清政府废科举之后,时间不符,排除A项;九年义务教育是从1986年开始实施的,时间不符,排除C项;隋唐时期确立的科举制度奠定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2·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月考·13)荷兰这样的小国自然资源极度匮乏,“但却绰绰有余地拥有这一切,除了在满足自身所需之外,还能以船舶、谷物、火药以及其他种种物资供给他国君主”。据此分析,荷兰的崛起主要得益于
东汉时,光武帝在宫内设中常侍、小黄门、中黄门等宦官多人,掌传达皇帝口诏,阅览尚书呈。进的文书之职。朝廷虽然设有三公,但是并无实权,只是给那些有资望的大臣享受名义上的尊荣。光武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八字方针取得了一定成效 城市规划受到冷战局势影响农村地区的经济作用增强 大城市的经济职能受到削弱
(2023··1)下面是先秦时期关于龙凤玉器的出土文物,据此可知 石家河文化玉凤 西周玉龙 战国玉龙
(2024·江西赣州二模·14)1860年—1900年间,大量欧亚移民迁入,使美国人口增长了近三倍,而工业产量的增长甚至比人口增长还要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在1.4%至1.6%之间,尽管这种增长并不稳定,但是每次经济衰退之后又会恢复快速增长。这表明( )
南宋时地方官选任实行地区回避,官员在非乡贯“州县寄居已及七年,虽未及七年,而有田产物力及三等户以上,并不许注授本处差遣”。实行回避制度,主要目的是
(2024·河南新乡三模·2)汉武帝时,赵过推广了代田法,使土地可轮番耕用,他还发明新式农具耦犁、三脚耧车等,使百姓“用力少而得谷多”。汉成帝时,氾胜之发明的区田法有抗旱保丰收之效。由此可知,西汉中后期( )
(2024·安徽合肥一模·7)过去多数历史学者将袁世凯告密看作是戊戌政变的导火线,但随着新史料的发现,有些学者开始认为御史杨崇伊的密折或伊藤博文的觐见都可能是直接导致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的因素。由此可见( )
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对蒋介石采取的态度经历了从“反蒋”到“逼蒋”再到“联蒋”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1872年,李鸿章曾抱怨道:“兴兵轮造兵船,实自强之一策。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日本盖自其君主持,而民一心并力,则财与力日生而不穷,中土则一二外臣(地方长官)持之,朝议夕迁,早作晚辍,固不敢量其所终极也。”这反映出李鸿章
热门试题
1.
(2021·广东梅州高一第一学期期末·2)《全球通史》中记载:“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是
2.
(2019·广东深圳·26)明治维新初期,日本政府颁布了《学制》。从此日本的小学、中学、大学等近代教育系统逐渐取代了寺子屋和私塾等传统教育组织形式。这一变化体现的措施是( )
3.
(2017·北京西城高三期末·10)清朝前期,中国出现了人口迅猛增长的现象。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①重农政策促进耕地增长 ②康乾盛世为人口增长创造了条件③当时中国人地矛盾突出 ④战败割地造成了人均耕地的减少
4.
(2019·浙江嘉兴·10)下列史实与图3史料能一起印证清朝对某些边疆地区实施有效管辖的是( )
5.
(2023·山东济宁二模·15)1956年10月,中国为了表示对法国抗议,取消了从法国进口总值达300万美元的钢铁产品的申请。当时中国抗议主要是针对法国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7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