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下图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作战示意图。这一行动( )
A
成为敌后战场游击战的典范
B
得到了正面战场的有效配合
C
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政策
D
逆转了中日双方的力量对比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观察地图可知八路军集中力量破坏了日军的铁路地段,打破了日军对八路军的包围和封锁,即所谓的“囚笼”政策,故选C项;敌后战场游击战的典范是岔口围困战,强调的是灵活的作战方式,和图中主要破坏日军铁路地段,打破包围不符,排除A项;图例没有表明是否有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配合,排除B项;材料只能反映八路军的作战策略和效果,不能得出中日双方力量逆转的结论,排除D项。
相关题目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人猛烈批判传统文化,强调新旧、中西文化水火不相容。五四运动后国人的心理紧张和焦虑明显舒缓,不再有人重提“文化危机导致亡国灭种”类似的“危言”。国人文化自信力提升主要得益于()
1961年5月25日,肯尼迪向国会建议美国在十年内实现登月,并要求国会为载人航天计划补充拨款5亿美元。国会几乎没有经过讨论就批准了肯尼迪的要求。这表明
清政府从1865年到1894年,共举外债6次约4000万两白银;从1895年到1899年共举外债次约3700万两白银。淸政府外债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2023·清华大学9月高三诊断性测试·14)1928年签订的《非战公约》规定:各缔约国谴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争端,并在相互关系中放弃以战争作为执行国家政策的工具。认为任何战争都是不道德的,“不管其原因如何……(战争都)是对人类的一种犯罪。”这种战争认识观
1951年,美国把苏联、中国等对日战胜国排除在外,单独和日本媾和,签订《旧金山合约》,并在第二条规定。“日本放弃对南沙群岛及西沙群岛的一切权利、权利根据和要求”。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春秋末年,设立在国都的“国学”和诸侯封地的“乡学”难以为继,使得世守专职的宫廷文化官员纷纷出走。边鄙之地的文化繁荣起来,身为夷人的郯子到鲁国大讲礼乐,使鲁人自愧不如。这些现象说明当时( )
20世纪70年代初,石油危机爆发后,美苏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最终达成《美苏粮食贸易协议》,协议规定苏联每天向美国出口20万桶石油,同时苏联每年至少进口600万吨美国粮食,否则协议作废。由此可见,当时
(2023··8)1945年3月,国民政府参加筹备建立联合国,代表团成员全部为国民党员,中国共产党提出严重抗议。在罗斯福总统的压力下,国民政府修改了参会名单,其中有解放区代表董必武。 这说明当时
半坡遗址、姜寨遗址等聚落遗址里都有为数不多的几座陶窑遗迹。陶窑限定在专门的地点,位于环绕居住区的壕沟之外,与居住区明显分割。这体现了当时( )
(2023··15)图3为 1787—1840 年间,英国部分行业女性对家庭的经济贡献率情况。这一变化图 3
热门试题
1.
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对移民进行文化测验的法案。雷蒙德·O·埃文斯就此事创作了漫画《美国城墙》(见下图)该漫画反映出 漫画旗帜上的文字为“自由土地”,城墙上的文字为“文化测验”,漫画底端的文字为“由国会议员伯内特提出”“山姆大叔:欢迎你们——假如你们能够翻越的话”
2.
列宁指出:相对于英国或德国等国家,俄国的先进性体现在政治制度方面以及工人政权的力量方面;相反,俄国在文化程度方面以及为施行社会主义进行的前期准备等方面,俄国无疑算是欧洲垫底的国家。因此,苏俄( )
3.
图1为列宁1913年撰写的《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内容(节选)在这里,列宁意在强调
4.
傩舞(如图1)发端于夏商,起源于远古狩猎时代对付野兽的驱逐法术。周朝时期,傩礼作为祭礼成为举国大事,“天子傩”在天子脚下的宗主国进行,“国人傩”在分封诸侯国进行。《论语》载:“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先秦傩舞的演变反映出( ) 图1 江西傩舞表演
5.
1954年7月,中央决定结束“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制定了“必须走出去”的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导下,新中国开始全力在亚洲推行睦邻友好外交,相继提出解决边界问题、处理华侨双重国籍和不干预亚洲非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事务的政策。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6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58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29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