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1952年3月,新中国发出《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发起书》,提出亚太人民要紧密地团结起来以保卫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恢复并发展各国间正常的贸易关系和文化交流。同年10月,新中国在北京召开了37个亚太国家参加的和平会议。这些举措( )
A
旨在发展睦邻友好合作关系
B
彰显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有利于展示新中国国家形象
D
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发展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1952年,新中国发起、筹备并成功在京召开了亚太和会,一方面向世界传递中国人民的和平意愿,使敌对势力制造的中国“好战”谣言不攻自破;另一方面是新中国向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展示国家形象的一个契机,中国以东道主身份掌握议事内容和规则的主导权,塑造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故选C项。与会国家并非都是“睦邻”国家,排除A项;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B项;材料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无必然联系,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0·福建龙岩二模·34)下表为1933—1939年美国参加罢工的工人人数及其所占全国工人总数比重的统计表。对表中变化趋势解读正确的是,美国
(2023·江苏南京、盐城一模·2)关于李悝变法,《史记》多处记述为:“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强君。自是之后,天下争于战国”“魏有李悝,尽地力之教”“当魏文侯时,李克务尽地力”。《汉书》亦言:“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行之魏国,国以富强。”上述史料可用于印证
(2023·北京顺义区一模·3)唐代诗人王维在《丁寓田家有赠》诗中写道:“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对其理解正确的是①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②家庭是主要生产单位③手工业产品质量好 ④男女分工非常的明确
(2019·广东六校第三次联考·25)东汉时期,王符认为当时市场上“好造雕琢之器,巧伪饰之”;而“物以任用为要,以坚牢为资。今竞鬻无用之货,淫侈之弊,以惑民取产。”由此可见
东汉末年,水旱灾异连年,郡国多饥困。中央政府调拨扬州五郡的租米(古代向官府交纳的田赋)赈给北方的兖州、豫州、徐州诸郡。后来江南的丹阳、豫章又再次大规模向北方调输租米。这表明当时( )
18世纪的英国,只有国王和议会才能授予公司设立,但是,19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摈弃特权主义,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构的审批或核准,企业就可以设立。这主要反映了
(2019·山东济南一模·34)1920年,俄国的农业总产量只相当于战前水平的2/3,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严重缺乏,人们要忍受着冬季严寒的侵袭。到1921年,情况更惨了。这主要是因为
杜甫24岁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留下《望岳》一诗,其中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诗句。“齐鲁”之称源于西周分封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24·辽宁大连二模·7)新文化运动期间,产业工人中女工占比超过35%,主要集中在轻纺工业和经济较发达地区;各种妇女团体及报刊竞相涌现,其中妇女报刊达30余种。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2025·云南高三上联考·14)1588年,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1603年,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在新加坡海峡扣押葡萄牙战船作为捕获物。1609年,荷兰与西班牙签订12年停战协定,东印度公司可在伊比利亚海外占领地自由通商。这些事件反映出( )
热门试题
1.
(2014.四川文综.6)《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自由的权利的。”据此可知,《宪法大纲》
2.
下面为20世纪早期我国工业品市场结构情况表。该表反映出这一时期( )
3.
(2024·山西太原三模·9)17世纪,欧洲的贸易公司从印度购买棉纺织品,一部分棉纺织品被运回欧洲,供欧洲人消费。还有一部分被运往非洲用来购买奴隶,然后再将奴隶送到美洲的种植园中去劳动。据此可知,当时( )
4.
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已发现43处遗址点,多为积石冢性质(如下图),其最大特点是无论是一地单冢或多冢,每个地点都设有一座具有王者身份的中心大墓,其他墓葬置于中心大墓南侧。这反映出当时( )
5.
(2019·上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20)阅读下列国际组织机构示意图,“?”应填(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5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