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1935年初,罗斯福在国情咨文中明确提出了第二次新政,要以“社会正义为目标按照美国传统和宪法精神实行变革”。为此,政府
A
加强对银行的监管
B
实施对工业的指导
C
开始兴办公共工程
D
建立社会保障体制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加强对银行的监管是罗斯福新政第一阶段的内容,材料没有涉及到,故A项错误;实施对工业的指导是罗斯福新政第一阶段的内容,材料没有涉及到,故B项错误;开始兴办公共工程是罗斯福新政第一阶段的内容,材料没有涉及到,故C项错误;建立社会保障体制能够实现社会正义,是罗斯福新政第二阶段的内容,故D项正确。
相关题目
1892年,法国制定新关税条例,在法属殖民地由法国人垄断进出口贸易,所有法国货均可免税输入,非法国货则需缴纳高额关税。1890年至1915年,英、德在阿根廷、巴西和乌拉圭投入约40亿美元,控制了这三国全部商业收入的46%。这反映出当时( )
(2023·安徽示范高中高三上联考·13)近代百年中国第一次民族反思起于中日甲午战争,第二次民族反思始于辛亥革命失败后探索。这两次反思的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
德国首相卡普里维执政期间(1890~1894年)颁布《青工保护法》,禁止工厂雇佣未满13岁的童工,规定13岁以上的少年工人每天劳动不能超过10小时,女工不得超过11小时,还建立劳资仲裁法庭,来处理工人和雇主之间的纠纷。该法令旨在( )
1868年,大学士倭仁认为中国人学“西学”,是“舍中法而从西人”;恭亲王奕?认为“西学中源”,洋人只是对中国传出去的文化推陈出新,中国人学“西学”也无可厚非。相比之下,奕?的看法
甲午战争后,中国的激进知识分子群体开始重新思考道器之争,当时一些青年人不由自主地以西方殖民者的眼光看待中国,嫌弃和疏离中国文明,视西方为“文明”,视中国为“野蛮”。这表明( )
在11世纪前的欧洲,关于情爱方面的文学作品几乎看不到。而11世纪时产生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抒情诗却大力表现人,们的真实情感,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人评价这种诗歌:“‘玫瑰花式的浪漫’……实际上,是对教会学说的一种反抗,同时也是异教徒的一种主张”。该现象折射出( )
马克思曾评价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德意志帝国政治体制设置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晚清时期,我国货币制度发生重大变化,政府发行银元、铜元,传统典当行发行银钱票,外商银行、中国人创办的银行以及各省官银局发行各种纸币,各类币种之间没有合理协调机制。这种现象( )
(2024·湖南衡阳三校联考·5)现存的绝大多数祠堂类建筑都是明清两代建成的,其分布特征被人戏称为“南方祠堂遍地,北方所剩无几”。乾隆时,有大臣上奏称,造祠之风“闽中、江西、湖南”尤盛。明清时期的祠堂建设
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乔治?布什说:“这是一个丢脸的时刻,我感到极为失望。但任何人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虽然这可能是令人不快的,刚刚投票的结果实际上确实代表着大多数联合国成员国的看法。”这一说法是针对
热门试题
1.
(2024·山东聊城三模·3)西汉初年,统治者将帝国的疆域划分为“关中核心区”“关外直辖地”和“关外王国”等若干区域(如图1所示)。其中,七个异姓侯区域均属“关外王国”。当时这样划分主要是为了( )图1 汉初政治地理构建示意图
2.
图3为明朝的政治制度示意图。据图可知,明代( )
3.
下图是17至18世纪中国白银购买力情况。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4.
(2023·四川泸州·9)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这样的评价:“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这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 )
5.
(2024·浙江台州二模·21)史诗《吉尔伽美什》中水神伊亚要用洪水灭世的故事,被后人称作美索不达米亚版本的诺亚方舟。大部分观点认为《吉尔伽美什》中洪水章节与《圣经》中的诺亚方舟的故事以及其他民族关于洪水的记载有关,甚至认为《圣经》中关于大洪水的部分是从《吉尔伽美什》史诗的记载演变而来的,就证明了圣经抄袭了早期的说法。持否认态度的学者认为,每一种文化中都有许多洪水故事,但事实细节可能会随着时间流传而改变,从而出现不同的解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024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6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02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