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卢梭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他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这反映了卢梭的思想主张是
A
社会契约论
B
主权在民说
C
天赋人权说
D
人生而自由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社会契约论指社会秩序来源于共同的原始、朴素的约定,材料主要讨论教育的目的,故A项错误;主权在民指主权的根源在于人民,材料并未涉及,故B项错误;天赋人权指自然权利是天赋的、不可转让、不可剥夺的,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还原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体现了卢梭人生而自由的理念,故D项正确。
相关题目
(2019·山东济南二模·34)1937年罗斯福向国会提交“填塞法院计划”咨文,提出“如果法官在70岁拒绝退休,总统有权再额外任命一位大法官与其共事”。对此,最髙法院大法官休斯反驳指出“增加法官会降低法院效率”。最终参议院以70比20的结果否决了这一方案。这反映出美国
关于劳动者的身份,汉代法律只承认奴(奴隶)、良(平民)的区别,没有依附民的条例:而南北朝时期,法律进行了调整,已经有了奴、良和依附民三者的区分。这表明南北朝时期
在20世纪20年代的俄共(布)党内,尽管在一此理论问题和具体政策上有分歧,但许多人在加速发展上具有一致观点。托洛茨基提出了“超工业化”发展的思想,而斯大林更进一步提出,要用10年时间走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了50年至100年所经历的发展过程。据此可知,当时的一些领导人( )
(2024·广东广州毕业冲刺(一)·12)15世纪,意大利学者比昂多提出“中世纪”这一概念,并把西欧的5到15世纪作为“中世纪”,其理由是,从5世纪开始,欧洲的古典文化随蛮族入侵而凋零,直到15世纪人们才重新发现古典文化遗产。这一概念的提出( )
图3、图4所示分别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英、美两国征兵海报宣传语“加入你祖国(英国)的军队”“我要你为国家入伍”。两国征兵参战的共同目的是( )
(2019·湖南衡阳二模·28)马可·波罗在元朝时来到中国,其《马可·波罗游记》问世后争议不断,很多人对其到过中国存疑。马可·波罗生前表示他绝非言过其实,其所见异事“尚未说到一半”。英国学者吴芳思认为中国史籍中没有直接记载马可·波罗的史料从而否认其到过中国,而中国几乎所有蒙元史学者都认为马可·波罗到达过中国。据此可知
在根本上改变了殖民帝国的性质 受到了印巴分治事件的直接影响放弃了宗主国对领地的支配地位 反映了法国维持殖民统治的企图
发展工商业以求自强 对外开放以自强求富将中体西用付诸实践 变法维新以富民兴国
(2019·湖北黄冈9月质量检测·19)“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许多技术成果在被发明之前,其原理已经在理论上被阐明,如电气技术的发展完全依赖于电学的发展。19世纪是自然科学获得长足发展的时代,特别是在热力学、电磁学、化学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理论突破。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的新进展,并带动了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材料突出强调了
热门试题
1.
(2025·贵州贵阳摸底考试·14)19世纪末,埃塞俄比亚利用地理优势,发展与英法等国的关系,购买武器,加强军事实力;并着力削弱地方势力,进行近代化改革。1896年,埃军击败意大利军队的入侵,取得非洲对殖民者从未有过的大捷。这一时期,埃塞俄比亚的活动( )
2.
(2023·福建·8)明末清初,广东的佛山镇以冶铁业发迹,江西的景德镇以陶瓷业扬名,河南的朱仙镇以集商贾繁兴。这表明当时( )
3.
(2019?广西南宁、玉林、贵港毕业班摸底?25)下图为《汉画像石?纺织》,画面上清晰地呈现出汉代纺织的三道工序,即一人调丝,一人络丝、并丝,一人踏机织作,图中所使用的脚踏提综式斜织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织布工具、据此可知,汉代
4.
(2009.四川文综.13)中央和地方关系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下列措施中属于通过经济手段防止地方割据的是
5.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指出:和平掌握在日本人手里。“我们寻求和平。但我们不能不惜一切代价换取和平。我们不想进行战争,但我们可以被迫自卫。”这实际上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7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