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3)南宋时期,朱熹编订《朱子家礼》时没有按照北宋“二程”多依古礼的思路,而是依照从众从俗的原则来修改古礼中很难用于现实的制度和器物,如将婚礼的六礼简化为三礼。这一做法
A
确立了理学的官方哲学地位
B
侧重于内心修养和反省
C
反映了三教合一的历史潮流
D
有利于扩大儒学的影响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本题考查南宋儒学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朱熹编订《朱子家礼》时依照从众从俗的原则来修改古礼,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这有利于促进儒学的世俗化,扩大儒学的影响,故选D项;程朱理学确立了理学的官方哲学地位,A项说法不准确,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朱子家礼》侧重内心修养和反省,故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儒学,无法体现三教合一,故排除C项。
相关题目
1908年,威廉二世与英国友人交谈时透露,俄、法曾煽动德国干预布尔战争对付英国,自己予以拒绝并告知了英国。首相比洛因未严格审核谈话记录,导致国内外危机而被辞退。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1945年9月蒋介石命令国民党各部队“急向所规定之受降集中地区之附近,完成一切受降准备。”“受降地点以外之重要城市之据点,应迅速以有力部队接防控置之。”“奸匪活动地域,应集中优势兵力择要封锁之。”这反映了( )
(2018·广东梅州一模·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一 由于中国的国情,中国战场实际上分为两个相互独立,同时在战略上相互支撑的战场。这种格局贯穿于战争始终,是中国抗日战场在极其困难情况下得以保持完整的前提条件,也是中国抗日力量,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努力的结果。正是因为如此,中国战场才能在自身贫弱、外援不足的情况下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战略性的贡献,使反法西斯盟国世界战略能在中国战场的牵制下得以完成。 ——摘自韩永利《浅论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略地位》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的战略地位开始逐渐受到美国决策者的重视。珍珠港事件爆发后,中国的抗日与美国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美国在大规模援华的同时,从长远利益出发,确定了战后对华政策的长远目标,即建立一个相对稳定而亲美的中国以发挥多种作用,中国成为美国在亚洲的主要据点,抵制苏联的影响,为美国提供巨大的市场和原料基地,在国际事务中提供坚定支持美国的一票。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二战期间中国战场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期间美国重视中国战略地位的原因。(9分)
1790年代,法国科学院主张“向地球本身寻找长度基准”,以通过巴黎天文台的地球子午线的四千万分之一为基准长度单位“米”,逐渐改变了此前盛行的以国王等人的肢体长度作为长度单位的做法。这表明( )
1935年以后,中共在日本的党组织恢复重建,组织进步留日学生成立学生团体。此举遭到国民党右派留日学生抵制反对,1937年初引发武斗。经中共中央北方局指示,在日的中共党组织促成双方谈判,化敌为友。这反映了( )
(2019·湖北元月高考模拟调研考试·33)据《雅典政制》记载,从雅典王政时期以来,修宪共变更了11次。在宪法变更过程中,人民大众的权力一直在增长,到了第11次修宪后,“人民使自己成为一切的主人”。这表明了当时的雅典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讨论通过了经毛泽东修改后的《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并正式对外发布。修改后的口号共23条,其中第5条改动明显。表3这一改动( )
(2024·河南三模·11)20世纪20年代,墨西哥掀起了教育改革运动。当时的口号是“教育就是救赎”,教育家们试图救赎孩子、成人、印第安人、妇女、农民、工人和整个国家。救赎计划不仅包括读写算,还有卫生和营养、体育运动和身体健康、道德和自律、良好的艺术和有用的技能。墨西哥教育改革运动( )
1887年,盛宣怀的电报总局与英国大东、丹麦大北公司签订“齐价合同”,“更得分收每年五、六十万,岁入共二百数十万元”。这表明中国近代电报业
1931年,鄂豫皖苏区的县区乡村苏维埃最高权力机关是县区乡村代表大会,规定县苏维埃代表工人须占30%,兵士至少须占5%;区苏维埃工人30人、农民500人、士兵40人各选代表1人;乡苏维埃工人5人、农民50人、士兵10人各选代表1人;村苏维埃是全村人选若干代表。这一规定体现出( )
热门试题
1.
(2007.上海单科A组.15)这张摄于1993年的照片震惊了世界,它向世人揭示了非洲依然存在的状况。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第三世界一直在为改变这种状况而努力,这种努力是
2.
下图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作战示意图。这一行动( )
3.
(2024·天津河东区一模·3)表1中的史料反映了秦代( )表1
4.
(2022··2)《史记》《汉书》《后汉书》等文献中常见有“四海之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方内安宁”“日月所照”等类似表述。这反映了汉代
5.
(2024·湖北高考·1)西周前期,青铜器高古凝重,无取巧用意,纹饰原始,颇有图腾意味;春秋中叶至战国末年,器制多轻便适用,每每以现实性的动物为附饰物,追求精巧玲珑,标新立异。这一变化说明(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